木主
基本解釋
(1).木制的神位。上書死者姓名以供祭祀。又稱神主。俗稱牌位。《史記·周本紀》:“ 武王 上祭于 畢 。東觀兵至于 盟津 。為 文王 木主,載以車,中軍。” 宋 梅堯臣 《次韻景彝奉慈廟孟秋攝事二十韻》:“木主升新座,牙盤列庶羞。” 魯迅 《墳·論睜了眼看》:“ 滬 漢 烈士的追悼會中,活的人們在一塊很可景仰的高大的木主下互相打罵。”
(2).指木制的社神神位。 清 俞正燮 《癸巳類稿·論語社主義》:“后世埋石不為匰,號之為主,而謂木主為神牌。民間自以樹為田主,王侯自以木為社神主,名異實同也。”
成語(Idiom):木主(mù zhǔ)
發音(Pronunciation):mù zhǔ
基本含義(Basic Meaning):指人心地善良、厚道,不加以傷害他人。
詳細解釋(Detailed Explanation):木主是一個由兩個漢字組成的成語,第一個字“木”表示木頭,第二個字“主”表示主人。這個成語的基本含義是指一個人心地善良、厚道,不加以傷害他人。它強調了人們應該以善良的態度對待他人,不做傷害他人的事情。
使用場景(Usage Scenarios):木主這個成語常常用于形容一個人的品德高尚,為人厚道,不會傷害他人。在日常生活中,我們可以用它來贊美一個人的善良和友善,也可以用它來提醒自己要保持善良的心態。
故事起源(Story Origin):關于木主的起源故事并不明確,但這個成語在古代文學作品中常常出現。它是中國文化中對善良、厚道的人的一種贊美和稱頌。
成語結構(Structure of the Idiom):木主是一個由兩個漢字組成的成語,沒有特定的結構。
例句(Example Sentences):
1. 他是個木主的人,從來不會傷害別人。
2. 她的品德非常好,是個真正的木主。
記憶技巧(Memory Techniques):可以將木主與“木頭”聯想在一起,木頭是堅硬、穩定的材料,而木主指的是一個人善良、厚道的品性。這樣的聯想可以幫助記憶木主這個成語的含義。
延伸學習(Extended Learning):如果你對成語感興趣,可以繼續學習其他成語,了解它們的起源和用法。同時,你也可以學習相關的成語故事,了解更多有趣的文化知識。
舉例不同年齡層學生對這個詞語的造句:
1. 幼兒園學生:小明是個木主,他總是和其他小朋友分享玩具。
2. 小學生:老師告訴我們要做一個木主,不要欺負別人。
3. 初中生:我們班的班長是個木主,他總是幫助其他同學解決問題。
4. 高中生:我覺得一個人的品德很重要,要做一個木主,不傷害他人。
5. 大學生:大家應該互相尊重,做一個木主,共同創造和諧的校園環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