龍孫
基本解釋
(1).駿馬名。 唐 李商隱 《過華清內廄門》詩:“自是明時不巡幸,至今 青海 有龍孫。” 唐 曹唐 《病馬五首呈鄭校書章三吳十五先輩》之三:“不剪焦毛鬣半翻,何人別是古龍孫。”
(2).稱帝王的后裔。《前漢書平話》卷下:“數內一人甚惡,卻回 常山王 語:‘你甚圣主?’ 常山王 :‘寡人龍孫,怎敢無理!’”
(3).《魏書·王慧龍傳》:“﹝ 王慧龍 ﹞幼聰慧, 愉 以為諸孫之龍,故名焉。”后因以“龍孫”敬稱他人之孫。 宋 胡繼宗 《書言故事·子孫類》:“龍孫,稱人孫曰龍孫。”
(4).筍的別稱。 宋 梅堯臣 《韓持國遺洛筍》詩:“龍孫春吐一尺芽,紫錦包玉離泥沙。” 宋 陸游 《癸亥正月十日夜夢三山竹林中筍出甚盛欣然有作》詩:“一夜四山雷雨起,滿林無數長龍孫。” 明 方孝孺 《友筠軒賦》:“春之時也,暖律乍起,和氣方剛,對穆穆之龍孫,列班班之鵷行。”
(5).指新竹。 宋 梅堯臣 《依韻和孫待制新栽竹》:“龍孫已見多奇節,鳳實新生入翠枝。” 宋 陸游 《夏日》詩:“將雛燕子暫離巢,過母龍孫已放梢。”
(6).泛指竹。 宋 道潛 《慧覺孜師綠筠軒》詩:“會待龍孫添夏蔭,借君此地眠清風。” 宋 陸游 《夾路多修竹》詩:“桑麻有餘地,家家養龍孫。”
(7).竹的一種。生山谷間,高不盈尺,細僅如針。 宋 許觀 《東齋紀事·竹之異名》:“ 辰州 有一種小竹,曰龍孫竹,生山谷間,高不盈尺,細僅如針。”
(8).指小竹。 元 善住 《盆竹》詩:“豈知幺鳳尾,元是古龍孫。”
(9).指紅色的蜻蜓。《說郛》卷三一引《戊辰雜抄》:“有大龍蛻于 太湖 之湄,其鱗甲中出蟲,頃刻化為蜻蜓,朱色。人取之者病瘧。今人見蜻蜓朱色者謂之龍甲,又謂之龍孫。”
成語(Idiom):龍孫
發音(Pronunciation):lóng sūn
基本含義(Basic Meaning):指有出類拔萃的子孫,也可用來形容有才華出眾的后代。
詳細解釋(Detailed Explanation):龍孫一詞來源于中國傳統文化中的龍,龍被視為中國傳統文化中的神圣動物,代表著吉祥、權威和力量。而孫則指的是子孫后代。因此,龍孫一詞形容的是具有卓越才華和潛力的后代。
使用場景(Usage Scenarios):龍孫一詞常用于贊美有出類拔萃的人的后代,特別是在家庭和教育方面有所成就的后代。可以用來形容某人的孩子非常聰明、有才華或有出色的成就。
故事起源(Story Origin):關于龍孫的故事并沒有一個具體的起源,但是龍作為中國傳統文化中的神圣動物,一直被視為吉祥和權威的象征。孫則代表著后代和傳承。因此,將這兩個詞語結合在一起,形成了“龍孫”這個成語,用來形容有出類拔萃的后代。
成語結構(Structure of the Idiom):龍孫是一個名詞短語,由兩個漢字組成。
例句(Example Sentences):
1. 他的兒子是個真正的龍孫,不僅成績優異,還在音樂方面有很高的天賦。
2. 這個家族出了幾代龍孫,每一代都有出色的成就。
記憶技巧(Memory Techniques):可以通過將“龍孫”與“有出類拔萃的后代”聯系在一起來記憶這個成語。可以想象一條神圣的龍擁有非凡的力量和能力,而它的后代也將繼承這種特質,成為有出色才華的人。
延伸學習(Extended Learning):了解更多中國傳統文化中與龍相關的故事和傳說,可以進一步深入理解“龍孫”這個成語的含義。
舉例不同年齡層學生對這個詞語的造句:
1. 小學生:我的弟弟是個小龍孫,他在班上是數學課代表。
2. 初中生:我希望將來成為一名醫生,成為我的父母的驕傲,他們會為我成為一名龍孫而自豪。
3. 高中生:她是學校的藝術天才,真正的龍孫,她的作品總是令人嘆為觀止。
4. 大學生:我的姐姐是一名才華橫溢的作家,她是我們家族的龍孫,我們都為她感到驕傲。
希望以上學習指南對您有所幫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