木棦
基本解釋
老式織機部件之一。 宋 高文虎 《蓼花洲閑錄》:“ 定州 織刻絲,不用大機,以熟色經於木棦上,隨所欲作花草禽獸狀。”
成語(Idiom):木棦(mù lì)
發音(Pronunciation):mù lì
基本含義(Basic Meaning):比喻人的性格剛直,不屈服于外界壓力,堅持自己的原則和立場。
詳細解釋(Detailed Explanation):木棦是由兩個字組成的成語,木指木頭,棦指木棍。木棦表示一個人的性格堅強剛直,像木頭和木棍一樣不彎曲、不屈服。這個成語形象地描繪了一個人在面對問題和困難時的堅持和不屈服的精神。
使用場景(Usage Scenarios):木棦常用于描述一個人的性格特點,強調他們對于原則和立場的堅持不懈。可以用來形容一個人在困境中堅持自己的信念,不屈不撓。也可以用來表達對某人的贊美和敬佩。
故事起源(Story Origin):木棦一詞最早出現在《荀子·勸學篇》中,其中有一句話“木棦之所以堅貞者,莫若其本樸。”意思是“木棦之所以堅貞,莫若其本樸”。這句話強調了木棦的堅韌和樸實。后來,這個詞逐漸演變成了成語,用來形容人的性格。
成語結構(Structure of the Idiom):木棦是一個形容詞短語,由兩個字組成,沒有動詞。
例句(Example Sentences):
1. 他是一個真正的木棦,無論遇到什么困難都能堅持自己的原則。
2. 她的木棦性格使她在工作中非常有耐心和堅持。
記憶技巧(Memory Techniques):可以通過與木頭或木棍的形象聯系來記憶這個成語。想象一個人像木頭一樣堅硬,像木棍一樣直,不屈服于外界的壓力,堅持自己的原則和立場。
延伸學習(Extended Learning):可以進一步學習與木棦相關的成語,如“木人石心”、“木已成舟”等。也可以學習其他形容人性格的成語,如“剛正不阿”、“忠誠不二”等。
舉例不同年齡層學生對這個詞語的造句:
1. 小學生:我要像木棦一樣堅持學習,不放棄,取得好成績。
2. 初中生:面對困難,我們要像木棦一樣堅持自己的信念,不屈不撓。
3. 高中生:在考試中,我們要保持木棦的心態,不受外界干擾,發揮出自己的最佳水平。
4. 大學生:在追求夢想的道路上,我們要有木棦的精神,堅持自己的理想,不被困難所阻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