詳細解釋
詞語解釋
rèn dí zuò fù ㄖㄣˋ ㄉㄧˊ ㄗㄨㄛˋ ㄈㄨˋ認敵作父(認敵作父)
同“ 認賊作父 ”。 蒲韌 《二千年間》八:“同時也不能不想起那些認敵作父、賣國求榮的大 漢 奸。”
成語詞典已有該詞條:認敵作父
成語(Idiom):認敵作父 (rèn dí zuò fù)
發音(Pronunciation):rèn dí zuò fù
基本含義(Basic Meaning):將對手或敵人視為自己的父親,形容對敵人的極度崇拜或追隨。
詳細解釋(Detailed Explanation):這個成語源自于《史記·項羽本紀》中的一個故事。故事講述了項羽在與劉邦對峙時,曾經對自己的敵人項梁說:“我認你作父,你認我作子。”這句話意味著項羽對項梁的尊敬和忠誠,認為項梁是自己的導師和父親般的存在。后來,這句話就演變成了成語“認敵作父”,用來形容對敵人的極度崇拜和追隨。
使用場景(Usage Scenarios):這個成語通常用于貶義的語境中,用來形容對某個人或事物過分崇拜、追隨,甚至盲目服從的情況。它可以用來形容個人對領導或權威人物的過分追隨,也可以用來形容對某種錯誤觀念或行為的盲目追隨。
故事起源(Story Origin):這個成語的故事起源于中國歷史上的項羽與劉邦之間的故事。項羽是中國戰國時期的一位杰出的將領,而劉邦則是后來的漢朝創始人。在項羽與劉邦的對峙中,項羽曾經對自己的敵人項梁說出了“我認你作父,你認我作子”這句話,表達了自己對項梁的尊敬和忠誠。
成語結構(Structure of the Idiom):認敵作父是一個四個字的成語,其中“認敵”表示對敵人的崇拜和認同,“作父”表示將對手視為自己的父親。
例句(Example Sentences):
1. 他對那個領導簡直是認敵作父,無論領導說什么他都不會反對。
2. 這個小說的主人公對那個反派角色認敵作父,甚至為了效仿他的行為而走上了犯罪道路。
記憶技巧(Memory Techniques):可以通過將“認敵作父”與項羽和項梁的故事聯系起來記憶。想象項羽在對峙時說出這句話的場景,以及他對項梁的忠誠和崇拜的情感,有助于記憶這個成語的含義。
延伸學習(Extended Learning):可以進一步了解項羽和劉邦之間的歷史,以及項羽對項梁的尊敬和忠誠的故事。同時,還可以學習其他類似的成語,如“盲從”、“崇拜”等,來擴展對這個主題的了解。
舉例不同年齡層學生對這個詞語的造句:
1. 小學生:他的粉絲們對他簡直是認敵作父,無論他做什么都覺得是對的。
2. 初中生:有些人對某些明星認敵作父,甚至追隨他們的時尚風格。
3. 高中生:在一些極端的政治組織中,成員會對領導認敵作父,完全服從他們的指令。
4. 大學生:有些學生對某些學術權威認敵作父,盲目追隨他們的研究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