造舌
成語(Idiom):造舌
發音(Pronunciation):zào shé
基本含義(Basic Meaning):指故意挑撥離間,制造口舌爭論。
詳細解釋(Detailed Explanation):造舌是指故意挑撥離間,制造口舌爭論。這個成語中的“造”指的是制造,創造;“舌”指的是口舌、爭論。用來形容某人故意挑撥離間,引起他人之間的爭執和口舌之爭。
使用場景(Usage Scenarios):這個成語常用于描述某人故意挑撥離間,制造口舌爭論的情況。可以用于描述某人在團隊、家庭或社交場合中制造紛爭,破壞和諧氛圍的行為。
故事起源(Story Origin):《左傳·襄公二十三年》中有這樣一個故事:楚國的一個官員叫鄭莊公,他有兩個兒子。有一天,鄭莊公問兒子們:“你們誰最愛我?”大兒子回答說:“父王,我最愛你。”小兒子回答說:“父王,我最愛你。”鄭莊公不滿意他們的回答,認為他們在說謊,于是他命令兩個兒子去野外砍柴。鄭莊公在路上安排了一隊士兵埋伏,準備殺死他們。大兒子得知這個計劃后,立即回去向父王告密,救了小兒子的性命。鄭莊公對大兒子很滿意,但對小兒子惱怒不已。從此以后,鄭莊公對小兒子心生怨恨,故意挑撥離間,制造口舌爭論,最終導致了家庭的不和睦。后來,人們用“造舌”來形容故意挑撥離間的行為。
成語結構(Structure of the Idiom):動詞 + 名詞
例句(Example Sentences):
1. 他喜歡在朋友之間造舌,讓他們產生誤會。
2. 她故意對同事說了一些傷人的話,目的是為了造舌,搞得大家都不愉快。
3. 不要相信他的話,他經常造舌,制造紛爭。
記憶技巧(Memory Techniques):可以將“造舌”和“制造爭論”聯系起來,想象一個人用舌頭制造出爭論的場景,以幫助記憶這個成語的含義。
延伸學習(Extended Learning):可以進一步學習其他與“造舌”相關的成語,如“挑撥離間”、“離間計”等,以豐富對于這一主題的理解。
舉例不同年齡層學生對這個詞語的造句:
1. 小學生(8歲):他們班上有個同學總是喜歡造舌,想讓我和我的好朋友吵架。
2. 初中生(14歲):她經常在學校里造舌,制造同學們之間的矛盾。
3. 高中生(17歲):他故意對老師說了一些不實的話,想通過造舌來破壞班級的團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