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程
基本解釋
因公外出之旅程。 唐 張籍 《使回留別襄陽李司空》詩:“遲遲戀恩德,役役限公程。” 唐 熊孺登 《祗役遇風謝湘中春色》詩:“水生風熟布帆新,只見公程不見春。” 唐 李紳 《姑蘇臺雜句》詩:“野寺經過懼悔尤,公程迫蹙悲秋館。”
成語(Idiom):公程(gōng chéng)
發(fā)音(Pronunciation):gōng chéng
基本含義(Basic Meaning):指公務員或機關、團體等單位的工作范圍或工作任務。
詳細解釋(Detailed Explanation):公程是一個漢語成語,由“公”和“程”兩個字組成。公指公共的、公眾的,程指路程、距離。公程指公共機構、單位或團體的工作范圍或工作任務。它強調了公務員或機關等組織的責任和使命,要求他們在工作中不斷努力,不辜負人民的期望和信任。
使用場景(Usage Scenarios):公程常用于形容公務員或機關團體的工作范圍或工作任務。可以用于贊美那些勤勉負責、盡職盡責的公務員,也可以用于批評那些不負責任、敷衍塞責的公務員。此外,公程也可以用于形容其他組織或團體的工作范圍或工作任務。
故事起源(Story Origin):公程這個成語的來源比較普通,沒有特定的故事或傳說與之相關。
成語結構(Structure of the Idiom):公程的成語結構是由兩個漢字組成的,沒有特殊的結構。
例句(Example Sentences):
1. 作為一名公務員,你應該認真履行你的公程。
2. 這個機關的公程非常繁忙,需要大家共同努力來完成。
記憶技巧(Memory Techniques):可以通過聯想記憶來記憶公程這個成語。例如,將公程聯想為公共汽車上的行程,表示公務員或機關團體在工作中需要完成的任務和工作范圍。
延伸學習(Extended Learning):可以進一步學習其他與公務員或機關團體相關的成語,如“公事公辦”、“公而忘私”等。
舉例不同年齡層學生對這個詞語的造句:
1. 小學生:老師是學校的公程,要負責教我們知識。
2. 初中生:政府部門的公程是為人民服務,解決社會問題。
3. 高中生:作為一名公務員,我將努力履行我的公程,為人民做出更多貢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