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宗伯
基本解釋
周 官名,春官之長,掌邦國祭祀、典禮等事。《周禮·春官·大宗伯》:“大宗伯之職,掌建邦之天神、人鬼、地祇之禮,以佐王建保邦國。” 明 清 亦稱禮部尚書為大宗伯。 明 沉德符 《野獲編·禮部二·宗伯執持》:“時 高南宇 儀 為大宗伯,力持不可。” 清 錢泳 《履園叢話·科第·鼎甲》:“﹝ 徐乾學 ﹞聞之,急問公( 韓菼 )姓氏……遂引入都中,援例中北闈鄉榜, 康熙 癸丑會、狀連捷,官至大宗伯。”
成語(Idiom):大宗伯
發音(Pronunciation):dà zōng bó
基本含義(Basic Meaning):指家族中排行最長者,也指家族中的長輩。
詳細解釋(Detailed Explanation):大宗伯是指家族中排行最長者,通常是家族的長輩,也可以泛指家族中的長輩。這個成語強調了家族中長輩的地位和權威,以及對家族的尊重和敬仰。
使用場景(Usage Scenarios):大宗伯這個成語通常用來尊稱家族中的長輩,表達對長輩的敬意和尊重。也可以用來形容某個組織或團體中的長輩或權威人物。
故事起源(Story Origin):大宗伯這個成語的來源可以追溯到古代家族制度。在古代,家族是中國社會的基本單位,家族中的長輩通常擔任家族的領導者,擁有較高的地位和權力。因此,大宗伯成為了家族中最尊貴的稱號。
成語結構(Structure of the Idiom):大宗伯是由“大”、“宗”、“伯”三個字組成的,其中“大”表示尊貴、重要,“宗”表示家族、宗族,“伯”表示家族中的長輩。
例句(Example Sentences):
1. 祖父是我們家的大宗伯,我們都要尊敬他。
2. 在這個家族中,大宗伯的話語權是最高的。
記憶技巧(Memory Techniques):可以通過聯想記憶來記憶這個成語。可以想象一個家族中的長輩站在家族的最高處,代表著家族的尊嚴和權威,這樣就能夠記住大宗伯的含義。
延伸學習(Extended Learning):可以進一步了解中國古代家族制度和家族文化,了解家族中長輩的地位和作用,以及家族的傳承和發展。
舉例不同年齡層學生對這個詞語的造句:
1. 小學生:我家的大宗伯是奶奶,她是我們家最年長的長輩。
2. 初中生:在古代,家族中的大宗伯是家族的領導者,擁有較高的地位和權力。
3. 高中生:在這個組織中,他是我們的大宗伯,我們都要聽從他的指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