逃席
成語(Idiom):逃席
發音(Pronunciation):táo xí
基本含義(Basic Meaning):指在應約或應酬時,突然離開或故意避免參加。
詳細解釋(Detailed Explanation):逃席是一個由兩個漢字組成的成語,即“逃”和“席”。逃指逃避、避開,席指宴會、座位。逃席的意思就是在應約或應酬時,突然離開或故意避免參加。這個成語通常用來形容某人在某場合中逃避責任或避開尷尬的行為。
使用場景(Usage Scenarios):逃席這個成語可以用在各種社交場合中,比如宴會、會議、聚會等。當某人不愿意參加某個活動或不愿意面對某種尷尬局面時,可以使用逃席來形容他的行為。
故事起源(Story Origin):關于逃席的故事并沒有明確的起源,但這個成語的意義和用法在古代文學作品中有所體現。例如,明代文學家馮夢龍在《警世通言》中寫道:“楊德麟一見面,便知是個惡人,便欲逃席。”這個故事表達了主人公對惡人的厭惡心情,因此決定逃避與他的交往。
成語結構(Structure of the Idiom):逃席由兩個漢字組成,結構簡單明了,易于理解和記憶。
例句(Example Sentences):
1. 他在宴會上突然逃席,讓大家感到非常驚訝。
2. 她不喜歡參加聚會,經常找借口逃席。
記憶技巧(Memory Techniques):記憶逃席這個成語可以通過以下方法:
1. 將“逃”字和“席”字分開記憶,逃指逃避、避開,席指宴會、座位。
2. 想象一個人突然站起來離開座位,逃離宴會的場景。
延伸學習(Extended Learning):學習逃席這個成語后,可以進一步學習其他相關成語,如逃之夭夭、逃之夭夭,更加豐富和鞏固對逃避行為的理解。
舉例不同年齡層學生對這個詞語的造句:
1. 小學生(6-12歲):我不喜歡參加學校的舞會,所以我想找個借口逃席。
2. 初中生(13-15歲):我考試沒準備好,所以我故意生病逃席。
3. 高中生(16-18歲):我不喜歡參加同學聚會,所以我找了個理由逃席。
4. 大學生及以上(19歲以上):我不愿意去公司的年會,所以我決定逃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