袴帶
成語(Idiom):袴帶(kù dài)
發音(Pronunciation):kù dài
基本含義(Basic Meaning):袴帶是指寬松的褲子和腰帶,比喻寬大慷慨,不拘小節。
詳細解釋(Detailed Explanation):袴帶原指古代男子的寬松褲子和腰帶,后來引申為寬大慷慨、不拘小節的性格和處世態度。袴帶成語多用來形容人的心胸豁達、胸懷寬廣,不計較小事,慷慨大方。
使用場景(Usage Scenarios):袴帶常用于形容一個人的心胸寬廣,不拘小節,慷慨大方的性格和處事態度。可以用來表達對一個人的贊美和敬佩。
故事起源(Story Origin):袴帶這個成語的起源可以追溯到中國古代的故事。相傳,戰國時期,齊國有位名叫孟嘗君的貴族,他非常慷慨大方,善于接納人才,不計較小事。有一次,孟嘗君在宴會上看到一位賓客的腰帶松了,他立即脫下自己的袴帶給了賓客,表示不計較小節,以示寬大慷慨。后來,人們就用“袴帶”來形容這種寬大慷慨的心胸和處事態度。
成語結構(Structure of the Idiom):袴帶屬于形容詞性成語,由兩個字組成。
例句(Example Sentences):
1. 他心胸寬廣,真是一位袴帶之君。
2. 他待人慷慨大方,真是袴帶之心。
記憶技巧(Memory Techniques):可以通過與“寬大慷慨”、“不拘小節”等詞語進行聯想,加深對袴帶成語的記憶。
延伸學習(Extended Learning):可以學習其他與寬大慷慨、不拘小節相關的成語,如“大度包容”、“心胸廣闊”等。
舉例不同年齡層學生對這個詞語的造句:
1. 小學生:他對我們的要求很寬松,真是個袴帶的老師。
2. 初中生:他是個寬大慷慨的人,總是樂于助人,真是個袴帶之人。
3. 高中生:他不拘小節,待人慷慨大方,是個真正的袴帶之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