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阿父
基本解釋
五代 后周 郭威 ( 太祖 )無子,以后兄 柴守禮 子 榮 ( 世宗 )為養子。 宋禮 與大官僚 王溥 、 汪晏 、 王彥超 、 韓令坤 等人的父親同住 洛陽 ,相互勾結,仗勢橫行,時人鄙稱為“十阿父”。參閱《新五代史·柴守禮傳》。
成語(Idiom):十阿父
發音(Pronunciation):shí ē fù
基本含義(Basic Meaning):形容人多勢眾,力量強大。
詳細解釋(Detailed Explanation):十阿父是由“十”和“阿父”兩個詞組成的。其中,“十”表示數量多,意味著很多人或物的集合;“阿父”是古代對父親的尊稱,也可指長輩或有威望的人。因此,十阿父形容的是人多勢眾,力量強大。
使用場景(Usage Scenarios):常用于形容團體、組織或集體的力量強大,能夠集眾人之力解決問題的情況。也可用來形容某個人在某個領域的影響力和實力。
故事起源(Story Origin):關于十阿父的具體故事并不多見,但成語的意義和用法源于古代社會中的實際情況。在古代,人們認為家族或團體的力量和實力與人數的多少有關,因此形成了“十阿父”的說法。
成語結構(Structure of the Idiom):十阿父是一個形容詞短語,由數量詞“十”和名詞短語“阿父”組成。
例句(Example Sentences):
1. 這支隊伍真是十阿父,無論遇到什么困難都能迅速解決。
2. 這個組織的成員雖然不多,但都是十阿父,實力非常強大。
記憶技巧(Memory Techniques):可以通過聯想記憶的方式來記憶成語“十阿父”。可以想象一個家族聚會,會有很多親戚,其中有一個特別受尊敬的長輩,他被稱為“阿父”。而這個家族有十個阿父,表示這個家族的力量非常強大。
延伸學習(Extended Learning):了解更多與權力、實力相關的成語,如“四海之內皆兄弟”,“一言九鼎”等。
舉例不同年齡層學生對這個詞語的造句:
1. 小學生(7-12歲):我們班級里有十個班干部,我們是十阿父,可以幫助老師管理班級。
2. 初中生(13-15歲):我們學校的籃球隊有十個隊員,他們都非常優秀,是真正的十阿父。
3. 高中生(16-18歲):這個社團的成員雖然不多,但都是有實力的十阿父,能夠承擔重任。
4. 大學生(19-22歲):我們學院的科研團隊有十個成員,他們各自擅長不同的領域,是真正的十阿父。
5. 成年人(23歲以上):這個公司的管理團隊有十個高層,他們都是有經驗、有能力的十阿父,能夠帶領公司走向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