徽索
徽索(huī suǒ)
發音(Pronunciation):huī suǒ
基本含義(Basic Meaning):形容人的言行態度謙虛客氣。
詳細解釋(Detailed Explanation):徽索是一個由兩個漢字組成的成語,由“徽”和“索”組成。徽指的是謙虛恭敬,索指的是請求。徽索的基本含義是指人的言行態度謙虛、恭敬,有禮貌地請求或提出建議。
使用場景(Usage Scenarios):徽索通常用于形容人的謙虛和客氣的態度。可以用來形容人在交流、提問、請求幫助或提出建議時的禮貌和謙遜的態度。
故事起源(Story Origin):徽索這個成語最早出自《左傳·昭公十七年》。故事中,齊國公子重耳前往楚國,楚國的大夫子西舍告誡他要保持謙虛的態度。子西舍說:“楚國有一種禮儀叫做‘徽索’,就是指出了東西要謙虛地索取。”這個故事中,徽索成為了一種表達謙虛態度的成語。
成語結構(Structure of the Idiom):徽索是由兩個漢字組成的成語,沒有特定的結構。
例句(Example Sentences):
1. 他在向老師請教問題時總是徽索地提出自己的疑惑。
2. 她在面試時徽索地提出了自己的看法和建議。
記憶技巧(Memory Techniques):可以通過將“徽索”與謙虛禮貌的態度聯系起來來記憶這個成語。想象一個人在請求或提出建議時謙虛地表示自己的態度,就像在徽徽索索地進行交流一樣。
延伸學習(Extended Learning):可以學習其他與禮貌和謙虛態度相關的成語,如“恭謹”、“謙虛”等。
舉例不同年齡層學生對這個詞語的造句:
1. 小學生:我在向老師請教問題時,總是很徽索地提出自己的疑惑。
2. 初中生:面試時,我會徽索地提出自己的看法和建議,表現出自己的謙虛態度。
3. 高中生:作為學生代表,我在會議上徽索地提出了一些建議,希望能夠改善學校的環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