猝急
成語(Idiom):猝急(cù jí)
發音(Pronunciation):cù jí
基本含義(Basic Meaning):突然遇到緊急情況,倉促應對。
詳細解釋(Detailed Explanation):猝急是由“猝”和“急”兩個字組成的成語。猝意為突然,急意為緊迫。猝急形容突然遇到緊急情況,要立即應對,沒有準備的時間。
使用場景(Usage Scenarios):猝急常用于形容突發情況下的緊急應對,也可用于形容臨時的緊迫任務。例如,工作中突然出現重要任務需要緊急處理,可以說是猝急。
故事起源(Story Origin):《孟子·滕文公上》記載了一個故事。戰國時期,孟子曾經去拜訪滕文公。當時,滕文公正在與客人進行棋局,孟子卻突然到訪,滕文公非常熱情地迎接他。孟子后來被問到為什么會突然到訪,他回答說:“猝急之中,豈有待招之理?”這個故事中的“猝急”成語,后來演變成了一個常用的詞語。
成語結構(Structure of the Idiom):猝急是一個形容詞短語,由兩個形容詞組成。
例句(Example Sentences):
1. 他突然接到了一個猝急任務,需要立即完成。
2. 面對突發情況,他表現得很鎮定,沒有絲毫猝急之態。
記憶技巧(Memory Techniques):可以將猝急這個成語聯想為突然遇到急事,需要立即應對的情況。可以想象自己在平靜的生活中,突然遇到了一只急匆匆飛過來的貓,需要迅速躲避的場景,以幫助記憶這個成語。
延伸學習(Extended Learning):了解更多與猝急相關的成語,如猝不及防、急中生智等,可以進一步豐富對于緊急情況的描述。
舉例不同年齡層學生對這個詞語的造句:
1. 小學生:突然聽到火警的鈴聲,同學們都猝急地跑出了教室。
2. 初中生:考試前一天,老師突然布置了一份猝急的作業,讓我們都很緊張。
3. 高中生:面對高考的臨近,學生們都感到猝急,開始加緊復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