草閑
成語(Idiom):草閑
發音(Pronunciation):cǎo xián
基本含義(Basic Meaning):指閑散、懶散的狀態。
詳細解釋(Detailed Explanation):草閑一詞由兩個字組成,草指田間的草地,閑指空閑無事。草閑形容一個人不務正業,懶散無所事事的狀態。
使用場景(Usage Scenarios):可以用來形容某人對工作或學習不認真負責,懶散敷衍的狀態。也可以用來形容某個地方或環境的寧靜和閑散。
故事起源(Story Origin):草閑一詞最早出現在《宋史·職官志》中,記載了宋代宰相李綱的一個故事。據說李綱在任宰相期間,常常把時間花在了吟詩作對、養花種草等閑事上,而忽略了政務。后來,有人對他說:“宰相應該勤勉工作,不能草閑無事?!睆拇?,草閑一詞開始流傳。
成語結構(Structure of the Idiom):草閑是一個形容詞短語,由名詞“草”和形容詞“閑”組成。
例句(Example Sentences):
1. 他整天只是草閑地玩游戲,一點也不關心學習。
2. 這個地方非常草閑,適合休閑放松。
記憶技巧(Memory Techniques):可以聯想草地上的人懶散地躺著,什么事情都不做,形象地表達了草閑的含義。
延伸學習(Extended Learning):可以學習其他與懶散、敷衍相關的成語,如“敷衍塞責”、“馬虎不得”等。
舉例不同年齡層學生對這個詞語的造句:
1. 小學生:他草閑地坐在草地上看書。
2. 初中生:他整天草閑地打游戲,一點也不關心學習。
3. 高中生:他草閑地度過了整個寒假,沒有做任何有意義的事情。
4. 大學生:畢業后他草閑了好幾個月,才開始找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