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弘誓愿
基本解釋
佛教語。謂習大乘求菩薩果者所立的四種大愿:一、眾生無邊誓愿度;二、煩惱無盡誓愿斷;三、法門無盡誓愿學;四、佛道無上誓愿成。亦省作“ 四弘 ”。 南朝 梁簡文帝 《大愛敬寺剎下銘序》:“業曠四弘,功侔十力。”《敦煌變文集·維摩詰經講經文》:“入慈不捨於四弘,觀察唯除於六道。”參閱《心地觀經》卷七。
成語(Idiom):四弘誓愿
發音(Pronunciation):sì hóng shì yuàn
基本含義(Basic Meaning):指四個大愿望,即普度眾生、廣結善緣、斷除惡業、成就佛道。
詳細解釋(Detailed Explanation):四弘誓愿是佛教中的四個重要愿望,也是修行者追求解脫的目標。其中,普度眾生指希望能普遍救度眾生,讓眾生擺脫苦難,實現解脫;廣結善緣指希望與眾生結下善緣,為他人帶來利益與快樂;斷除惡業指希望能徹底清除自身的惡業,消除業力的束縛;成就佛道指希望能實現自己的修行目標,成就佛陀的道路。
使用場景(Usage Scenarios):四弘誓愿通常用于佛教的修行和教育領域,用來指代修行者的愿望和目標。同時,也可以用于日常生活中表達對他人的善意和祝愿。
故事起源(Story Origin):四弘誓愿最早出自《法華經》。在佛教教義中,佛陀釋迦牟尼為了普渡眾生,發愿放棄成佛的個人利益,而愿意成就四弘誓愿,幫助眾生脫離苦難。
成語結構(Structure of the Idiom):四弘誓愿是由四個漢字組成的成語。
例句(Example Sentences):
1. 修行者常常立下四弘誓愿,以追求解脫的境界。
2. 他心懷四弘誓愿,全心全意為他人著想。
記憶技巧(Memory Techniques):可以通過以下方式記憶四弘誓愿:
1. 將四個字分別與其含義進行聯系,形成聯想。
2. 創造故事情節,將四個愿望融入其中。
延伸學習(Extended Learning):了解更多佛教教義和修行方法,深入了解四弘誓愿的意義和修行者的追求。
舉例不同年齡層學生對這個詞語的造句:
1. 小學生:我希望能夠幫助更多的人,實現四弘誓愿。
2. 初中生:學習佛教教義,明白四弘誓愿的深層含義。
3. 高中生:我立下四弘誓愿,決心為社會做出更大的貢獻。
4. 大學生:通過修行實踐四弘誓愿,提升自己的修養和境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