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厭物
成語(Idiom):老厭物
發音(Pronunciation):lǎo yàn wù
基本含義(Basic Meaning):指年老體衰、性情乖戾的人。
詳細解釋(Detailed Explanation):老厭物是由“老”、“厭”、“物”三個字組成的成語。其中,“老”指年老體衰,“厭”指性情乖戾,“物”指人。整個成語形象地描述了一個年老體衰、性情乖戾的人。
使用場景(Usage Scenarios):通常用來形容年紀大了,脾氣不好,容易發脾氣的人。可以用于生活中形容老年人的性格特點,也可以用于描繪某些人的不良行為。
故事起源(Story Origin):《宋史·李石傳》記載了一個故事,說的是宋朝時期有一個叫李石的官員,他雖然年紀已經很大,但是卻非常喜歡和年輕人爭吵,脾氣也很暴躁。因此,人們就用“老厭物”來形容他。后來,這個成語就流傳開來,用來形容年老體衰、性情乖戾的人。
成語結構(Structure of the Idiom):形容詞+名詞+名詞。
例句(Example Sentences):
1. 他年紀雖大,但是一點也不老厭物,總是笑瞇瞇的。
2. 這個老厭物,一看見年輕人就發火。
記憶技巧(Memory Techniques):可以將“老厭物”聯想成一個年老體衰、性情乖戾的人,想象他臉上總是帶著不滿的表情。
延伸學習(Extended Learning):可以了解更多與年老體衰、性情乖戾相關的成語,如“性情乖僻”、“年高德劭”等。
舉例不同年齡層學生對這個詞語的造句:
1. 小學生:奶奶雖然老了,但是她不是老厭物,總是陪我玩耍。
2. 初中生:那個老師脾氣很壞,真是個老厭物。
3. 高中生:爺爺雖然年紀大了,但是他一點也不像老厭物,經常給我們講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