燭盡
成語(Idiom):燭盡
發音(Pronunciation):zhú jìn
基本含義(Basic Meaning):燭盡指的是蠟燭燃燒完畢,比喻事物或人的生命、力量、精力等耗盡。
詳細解釋(Detailed Explanation):燭盡是由“燭”和“盡”兩個字組成的成語。蠟燭燃燒時會逐漸燃盡,當燭芯完全燃盡時,蠟燭就會熄滅。因此,“燭盡”這個成語比喻事物或人的生命、力量、精力等用盡。
使用場景(Usage Scenarios):燭盡這個成語常常用來形容人的精力、力量等耗盡,比如工作過度導致身體疲憊,學習過程中精力逐漸消耗等等。
故事起源(Story Origin):燭盡這個成語的故事起源于《后漢書·耿秉傳》。據傳,耿秉是東漢末年的一位名將,他在被任命為軍隊統帥后,一直勤奮工作,日夜不停。有一天,他在戰斗中用盡了所有的力量,最終病倒了。這個故事成為了燭盡這個成語的來源。
成語結構(Structure of the Idiom):燭盡是一個動賓結構的成語,其中“燭”是主語,“盡”是謂語動詞,表示主語的動作。
例句(Example Sentences):
1. 他為了工作付出了太多,最終精疲力盡,猶如燭盡。
2. 考試前熬夜復習,導致他精力燭盡,無法集中注意力。
記憶技巧(Memory Techniques):可以通過將“燭盡”與蠟燭的形象聯系起來進行記憶。想象一根蠟燭燃燒到最后,燭芯完全燃盡,蠟燭熄滅的場景,以幫助記憶該成語的含義。
延伸學習(Extended Learning):可以進一步學習與“燭盡”相關的成語,比如“燭照數計”、“燭照之論”等,以擴展對成語的理解。
舉例不同年齡層學生對這個詞語的造句:
1. 小學生:晚上我一直學習到很晚,最后感覺精力燭盡,無法再繼續學習了。
2. 初中生:參加了長時間的運動訓練后,我感到身體疲憊不堪,猶如燭盡一般。
3. 高中生:我為了參加高考,每天都在緊張備考,最后感覺精力燭盡,無法再集中注意力。
4. 大學生:寫完了一篇長篇論文后,我感到精疲力盡,猶如燭盡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