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語(Idiom):投當戰(tóu dàng zhàn)
發音(Pronunciation):tóu dàng zhàn
基本含義(Basic Meaning):指投身于戰場,奮力作戰。
詳細解釋(Detailed Explanation):這個成語源自《左傳·哀公二十九年》:“蔡侯使尹何喜、杞季子、曹大夫、紅公子曰:‘強圉之役,為吾舉師。’”其中,“強圉”是指強大的敵方勢力,“役”是指征召士兵上戰場。這個成語形象地比喻投身于戰場,全力以赴地參與戰斗。
使用場景(Usage Scenarios):通常用于形容人勇敢、敢于冒險,毫不畏懼地投身于困難的斗爭中。
故事起源(Story Origin):這個成語的故事起源于戰國時期的楚國。楚國蔡侯在面臨強大的敵人時,派遣尹何喜、杞季子、曹大夫和紅公子等人上前線作戰。這些人都是楚國的頂尖將領,他們勇敢地投身于戰場,奮力作戰,最終成功擊敗了敵人。
成語結構(Structure of the Idiom):動詞+動詞+名詞
例句(Example Sentences):
1. 他在困境中毫不猶豫地投當戰,最終取得了勝利。
2. 面對困難,我們應該像勇士一樣,勇敢地投當戰。
記憶技巧(Memory Techniques):可以將“投當戰”與勇敢、冒險、戰斗等詞語進行聯想,以幫助記憶該成語的含義。
延伸學習(Extended Learning):可以進一步了解其他與勇敢和戰斗相關的成語,如“舍生忘死”、“浴血奮戰”等。
舉例不同年齡層學生對這個詞語的造句:
1. 小學生(6-12歲):他勇敢地投當戰,為了保護同學們的安全。
2. 初中生(13-15歲):在面對考試的時候,我們要像戰士一樣投當戰,全力以赴地努力學習。
3. 高中生(16-18歲):面對人生的挑戰,我們要勇敢地投當戰,迎接未來的挑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