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丈字
基本解釋
謂一丈見方的大字。 宋 陳思 《書小史》:“釋 敬脫 善正書,能用大筆寫方丈字,天然遒勁,不加修飾,當時謂之僧杰。”《宋史·陳堯佐傳》:“﹝ 堯佐 ﹞善古隸八分,為方丈字,筆力端勁,老猶不衰。”
成語(Idiom):方丈字
發(fā)音(Pronunciation):fāng zhàng zì
基本含義(Basic Meaning):指人的字跡或書法作品極為工整、規(guī)矩,字跡美觀。
詳細解釋(Detailed Explanation):方丈字源于佛教寺廟中的方丈,方丈是寺廟中主持住持的地方,一般為一個方形的房間。方丈字的意思是字跡整齊,規(guī)矩有序,字形美觀。形容一個人的字寫得非常漂亮,規(guī)矩有序。
使用場景(Usage Scenarios):方丈字一般用于形容人的字跡工整、規(guī)矩,可以用于書法比賽、評價書法作品等場合。
故事起源(Story Origin):方丈字最早出現(xiàn)在南朝梁代的《文心雕龍·字畫品》一書中,作者劉勰在書中提到:“王羲之字方丈,與人書字,如人之骨骼,脈絡皆見。”這里的“方丈”即指王羲之的字跡整齊、規(guī)矩有序。
成語結構(Structure of the Idiom):方丈字是一個以“方丈”為形容詞修飾“字”的固定搭配,表示字跡整齊、規(guī)矩有序。
例句(Example Sentences):
1. 他的字寫得真是方丈字,一筆一劃都非常漂亮。
2. 這幅字畫的字跡真是方丈字,看上去非常工整。
記憶技巧(Memory Techniques):可以通過聯(lián)想“方丈”寺廟的整齊、規(guī)矩的布局,來記憶方丈字的含義。同時,可以多寫字、練習書法,提高自己的字跡水平。
延伸學習(Extended Learning):可以進一步學習中國書法的基本知識,了解更多關于字跡美觀、規(guī)矩有序的書法作品。
舉例不同年齡層學生對這個詞語的造句:
1. 小學生:我要努力練字,爭取寫出方丈字來。
2. 初中生:老師說我的字跡越來越像方丈字了。
3. 高中生:我喜歡研究書法,追求寫出方丈字的境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