鳥卜
基本解釋
剖鳥占卜。古代 西域 的一種習俗。《隋書·西域傳·女國》:“俗事阿修羅神,又有樹神,歲初以人祭,或用獼猴。祭畢,入山祝之,有一鳥如雌雉,來集掌上,破其腹而視之,有粟則年豐,沙石則有災,謂之鳥卜。”《新唐書·西域傳上·東女》:“風俗大抵與 天竺 同。以十一月為正。巫者以十月詣山中,布糟麥,呪呼羣鳥,俄有鳥來如雞狀,剖視之,有穀者歲豐,否即有災,名曰鳥卜。”
成語(Idiom):鳥卜
發音(Pronunciation):niǎo bǔ
基本含義(Basic Meaning):形容人或事物輕浮、不可靠。
詳細解釋(Detailed Explanation):鳥卜是由“鳥”和“卜”兩個詞組成的成語。其中,“鳥”指的是鳥類動物,代表輕盈、飛揚的形象;“卜”指的是占卜,代表預測和判斷。鳥卜形容人或事物輕浮、不可靠,喻指言行不負責任,缺乏穩定性。
使用場景(Usage Scenarios):鳥卜這個成語常用于形容那些言行不負責任、反復無常的人或事物。可以用于形容某個人的性格特點,也可以用于形容某個事物的品質。
故事起源(Story Origin):鳥卜的故事起源于古代的占卜文化。古人通過觀察鳥類的飛行和叫聲來預測吉兇。當時人們認為,鳥類的飛行和叫聲具有一定的預示作用。后來,這種觀念演變成了對人或事物的評價,即形容言行不負責任、不可靠的人或事物為“鳥卜”。
成語結構(Structure of the Idiom):鳥卜是一個形容詞短語,由一個名詞和一個動詞組成。
例句(Example Sentences):
1. 他說話總是變來變去,真是個鳥卜。
2. 這家公司經營不穩定,太鳥卜了。
記憶技巧(Memory Techniques):可以通過聯想來記憶這個成語。想象一只鳥在空中飛翔,突然改變方向,不斷變換軌跡,表示不可預測、不可靠的特點。
延伸學習(Extended Learning):了解更多與鳥相關的成語和俗語,如“鳥語花香”、“鳥語人不知”等,可以加深對成語的理解和應用能力。
舉例不同年齡層學生對這個詞語的造句:
1. 小學生:小明是個鳥卜,今天說要幫我寫作業,結果忘了。
2. 初中生:這本書的質量太鳥卜了,才讀了幾頁就掉了好幾張紙。
3. 高中生:他的態度很鳥卜,一會兒說同意,一會兒又反悔。
4. 大學生:這家公司的經營策略太鳥卜了,不知道什么時候會倒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