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語(Idiom):攻心扼吭
發音(Pronunciation):gōng xīn è hān
基本含義(Basic Meaning):用言辭或行動激怒對方,使其心中痛恨或難以忍受。
詳細解釋(Detailed Explanation):攻心扼吭是指用言辭或行動刺激對方,使其內心痛恨或難以忍受。這個成語強調通過言語或行為來刺激對方的內心,使其無法順利表達或發泄情緒。
使用場景(Usage Scenarios):攻心扼吭常用于描述人們在爭吵、辯論或斗爭中使用言辭或行為來刺激對方,使其難以自持,進而獲得優勢或勝利的情景。
故事起源(Story Origin):攻心扼吭這個成語最早出現在《戰國策·齊策四》中的一則故事中。故事講述了齊國的一個官員在齊國君主面前大談其政治理論,聲稱自己可以用言辭攻擊敵人,使其內心痛恨,難以發泄情緒。君主覺得這個理論很有道理,便采納了他的建議,并將這個理論總結為成語“攻心扼吭”。
成語結構(Structure of the Idiom):攻心扼吭由三個詞組成,分別是“攻心”、“扼”和“吭”。其中,“攻心”表示用言辭或行為刺激對方的內心,“扼”表示限制或阻止,而“吭”表示喉嚨。整個成語結構形象地描繪了用言辭或行為限制對方的內心,使其無法順暢表達或發泄情緒。
例句(Example Sentences):
1. 在辯論中,他總是善于攻心扼吭,讓對方無法反駁。
2. 這位演講者用尖銳的言辭攻心扼吭了聽眾,使他們對他的觀點產生了懷疑。
記憶技巧(Memory Techniques):可以通過將“攻心扼吭”與一個形象進行聯想,如想象一個人用手捂住另一個人的喉嚨,阻止他發出聲音,同時用尖刺攻擊他的心臟,使他無法發泄情緒。
延伸學習(Extended Learning):可以進一步學習類似的成語,如“以逸待勞”、“出奇制勝”等,了解更多關于策略與戰術的成語。
舉例不同年齡層學生對這個詞語的造句:
1. 小學生:我在游戲中攻心扼吭了對手,讓他無法集中精力。
2. 初中生:老師用批評的話攻心扼吭了同學,讓他感到很委屈。
3. 高中生:比賽中,隊長用激勵的言辭攻心扼吭了隊員,激發了他們的斗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