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縱
基本解釋
◎ 天縱 tiānzòng
[talented] 指上天所賦予,才智超群(多用做對帝王的諛辭)
詳細解釋
(1).亦作“ 天從 ”。天所放任,意謂上天賦予。后常用以諛美帝王。《論語·子罕》:“固天縱之將圣,又多能也。” 南朝 梁 沉約 《丞相長沙宣武王墓銘》:“峩峩哲人,寔惟天縱。” 唐 高適 《淇上別劉少府子英》詩:“逸思乃天縱,微才應陸沉。” 宋 王禹偁 《李太白真贊》:“人欲方切,天從忽來。” 元 劉壎 《隱居通議·古賦一》:“ 徽宗皇帝 ,萬幾餘暇,戲御毫素,間作花草蟲魚,以示天從多能之意。”《明史·趙錦傳》:“陛下天縱圣神,乾綱獨運。” 郭沫若 《高漸離》第五幕:“十八皇子真是聰明天縱,他的批評是萬分恰當的。”
(2).閏月。 宋 洪邁 《夷堅甲志·倪輝方技》:“歷家以閏月為天縱。”
成語(Idiom):天縱(tiān zòng)
發音(Pronunciation):tiān zòng
基本含義(Basic Meaning):指上天所賦予的才能或優勢。
詳細解釋(Detailed Explanation):天縱是由“天”和“縱”兩個字組成的成語。天指上天,縱指縱容、賜予。天縱意指上天賜予的才能或優勢,表示某個人在某一方面具備非凡的天賦或特長。
使用場景(Usage Scenarios):天縱一詞常用于形容某人在某個領域或某項技能上具備超凡的天賦和才能。可以用來贊美某人的才華出眾,也可以用來描述某個團隊或組織在某個領域的卓越表現。
故事起源(Story Origin):《孟子·離婁下》中有這樣一則故事:春秋時期,齊國有一位名叫離婁的人,他天生聰明才智,博學多才。有一次,離婁的父親向孟子請教如何培養兒子的才能,孟子回答說:“人之所以有才能,是天所賦予的,天縱之才,不可強求。”這個故事使得“天縱”一詞逐漸成為形容人們天生才能的成語。
成語結構(Structure of the Idiom):形容詞+名詞
例句(Example Sentences):
1. 他的音樂天縱,演奏技巧非常出色。
2. 她的天縱舞技讓觀眾們嘆為觀止。
3. 這位年輕的畫家天縱之才,他的作品充滿了藝術的靈感。
記憶技巧(Memory Techniques):可以通過聯想記憶來記憶這個成語。可以想象自己站在高山之巔,天空中的云彩縱容著自己,給予自己無限的力量和才能。
延伸學習(Extended Learning):可以進一步學習其他與才能、優勢相關的成語,如“才高八斗”、“出類拔萃”等。
舉例不同年齡層學生對這個詞語的造句:
1. 小學生:他在畫畫上有天縱之才,每次畫的都很好看。
2. 初中生:他的天縱舞技讓大家都驚嘆不已。
3. 高中生:她的天縱音樂才華使她成為了學校樂團的領導者。
4. 大學生:他是一位天縱之才的計算機科學家,他的研究成果得到了廣泛的認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