揚榷
成語(Idiom):揚榷(yáng què)
發音(Pronunciation):yáng què
基本含義(Basic Meaning):指公開討論問題,爭辯是非。
詳細解釋(Detailed Explanation):揚榷是由兩個詞組成的成語,揚意為公開宣揚,榷意為商議。揚榷的含義是公開討論問題,爭辯是非。這個成語強調通過公開的辯論和討論來解決問題,以達到真理的目的。
使用場景(Usage Scenarios):揚榷可以用于形容公開辯論和討論的場景,特別是在解決問題、爭論是非、辯論觀點等方面。這個成語可以用于描述學術討論、政治辯論、社會爭議等情境。
故事起源(Story Origin):揚榷最早出現在《左傳》中的《僖公二十六年》一章。當時,齊國的國君僖公決定要廢除齊國的宗廟,這引起了一些人的反對。其中一個叫做子車的人就公開提出了自己的反對意見,并與其他人進行了激烈的辯論。最終,子車的觀點得到了認同,宗廟得以保留。這個故事成為了揚榷這個成語的起源。
成語結構(Structure of the Idiom):揚榷是一個動賓短語,由“揚”和“榷”兩個詞組成。其中,“揚”的意思是公開宣揚,“榷”的意思是商議。兩個詞結合在一起,表示公開討論問題,爭辯是非。
例句(Example Sentences):
1. 在學術研討會上,專家們揚榷各自的觀點,爭辯問題的真相。
2. 他們在法庭上揚榷對案情的不同解釋,努力爭取自己的權益。
記憶技巧(Memory Techniques):可以通過聯想記憶的方式記住成語揚榷。可以將“揚”想象成一個人站在高處揚聲宣揚自己的觀點,“榷”則可以想象成一群人圍繞著一個桌子商議問題。通過這個聯想,可以記住揚榷的含義和意義。
延伸學習(Extended Learning):可以進一步學習與揚榷相關的成語,如揚湯止沸、榷茶不思等。這些成語都與討論、爭辯、解決問題等有關,可以進一步擴展對這一主題的理解。
舉例不同年齡層學生對這個詞語的造句:
1. 小學生:我和同學們在班會上揚榷了我們的意見,決定了下個月的活動計劃。
2. 初中生:我們班上有一場激烈的辯論賽,同學們揚榷了關于是否應該禁止手機的問題。
3. 高中生:在社會學課上,我們揚榷了社會問題的根源和解決方法,引發了很多有意義的討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