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語(Idiom):殘兵敗將 (cán bīng bài jiàng)
發音(Pronunciation):cán bīng bài jiàng
基本含義(Basic Meaning):指戰敗的殘軍,也用于比喻團隊或個人在某個領域中一敗涂地。
詳細解釋(Detailed Explanation):殘,指殘余、殘留;兵,指軍隊;敗,指失敗;將,指將領。成語形象地描述了戰敗后只剩下殘余的軍隊,也引申為在某個領域中失敗的團隊或個人。
使用場景(Usage Scenarios):常用于形容戰敗的軍隊、失敗的團隊或個人,也可用于批評某個集體或個人在某個領域中表現不佳的情況。
故事起源(Story Origin):這個成語出自《左傳·昭公二十年》:“狄人伐我,殘師敗將。”在春秋時期,齊國與狄國發生戰爭,齊國的軍隊被打得潰不成軍,只剩下殘余的軍隊。這個故事中的“殘師敗將”一詞,后來演變為現在的成語“殘兵敗將”。
成語結構(Structure of the Idiom):主謂結構,由“殘兵敗將”四個詞組成。
例句(Example Sentences):
1. 這支球隊已經成為了殘兵敗將,無法在聯賽中取得勝利。
2. 這個公司的管理層一直在犯錯誤,已經成為了殘兵敗將。
記憶技巧(Memory Techniques):可以將“殘兵敗將”與“戰敗的殘軍”聯系起來,形象地理解這個成語的含義。也可以通過制作卡片或使用記憶軟件來記憶成語的發音和含義。
延伸學習(Extended Learning):可以學習其他類似含義的成語,如“一敗涂地”、“落花流水”等,來豐富自己的詞匯量和理解能力。
舉例不同年齡層學生對這個詞語的造句:
1. 小學生(5-10歲):昨天在游戲中,我被對手打得像個殘兵敗將。
2. 初中生(11-14歲):這支足球隊在比賽中表現糟糕,成為了殘兵敗將。
3. 高中生(15-18歲):他的團隊在商業競爭中失敗了,變成了殘兵敗將。
4. 大學生及以上(18歲以上):這家公司的管理層犯了很多錯誤,已經成為了殘兵敗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