雍狂
成語(Idiom):雍狂
發音(Pronunciation):yōng kuáng
基本含義(Basic Meaning):形容人過于自負、傲慢自大。
詳細解釋(Detailed Explanation):雍狂是由兩個漢字組成的成語。雍指華美、莊重;狂指狂妄、傲慢。合在一起,表示一個人過分自負、自大傲慢的態度和行為。
使用場景(Usage Scenarios):常用于形容那些自以為是、目中無人、不顧他人感受的人。可以用來批評那些過于自負、不尊重他人的人。
故事起源(Story Origin):《莊子·逍遙游》中有一則故事,講述了一只大鵬鳥飛行時,不懂得適應自己的翅膀大小,高飛時撞到了山峰,以為山峰碰到了自己,于是洋洋得意,狂妄自大。這個故事告訴人們不要因為自己的一點小成就就自負起來,要保持謙虛和適度。
成語結構(Structure of the Idiom):雍狂是一個形容詞性成語,常用于修飾人。
例句(Example Sentences):
1. 他一直以自己的才華為榮,變得雍狂自大。
2. 這個年輕人因為一點小成就就變得雍狂了起來。
記憶技巧(Memory Techniques):可以將雍狂的發音和“擁狂”聯系起來。想象一個人因為過于自負而擁有了狂妄的態度。
延伸學習(Extended Learning):可以學習其他與自負、傲慢相關的成語,如狂妄自大、目空一切等。
舉例不同年齡層學生對這個詞語的造句:
1. 小學生:他考了一百分以后變得雍狂了。
2. 初中生:他因為得到了獎學金,開始變得雍狂自大。
3. 高中生:他在學校里是個學霸,但他的雍狂態度讓人很不喜歡。
4. 大學生:有些學生因為考上了名校就變得雍狂不堪。
5. 成年人:他的成功讓他變得雍狂起來,完全不把別人放在眼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