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語(Idiom):求生害仁
發音(Pronunciation):qiú shēng hài rén
基本含義(Basic Meaning):指為了自己的生存而傷害他人,不顧他人的利益。
詳細解釋(Detailed Explanation):求生害仁是由四個漢字組成的成語,其中“求生”表示為了生存,為了自己的利益,而“害仁”表示傷害他人,不顧他人的利益。這個成語形象地描述了一個人為了自己的利益而不擇手段地傷害他人的行為。
使用場景(Usage Scenarios):求生害仁常用于批評那些只顧自己利益不顧他人感受的人。可以用來形容那些為了達到自己目的而不擇手段的人,也可以用來譴責那些以犧牲他人利益為代價來追求個人利益的行為。
故事起源(Story Origin):《莊子·外物》中有這樣一個故事:昔者董文公問于仲尼曰:“我有司馬穰苴者,射于吾國,吾欲信之,先生何以為我?”孔子曰:“射者射矣,穰苴者害矣。夫射者射矣,雖信之,奈何?”董文公曰:“吾有司馬季主者,射于吾國,吾欲信之,先生何以為我?”孔子曰:“射者射矣,季主者射矣,雖信之,奈何?”董文公曰:“吾有司馬白圭者,射于吾國,吾欲信之,先生何以為我?”孔子曰:“射者射矣,白圭者射矣,雖信之,奈何?”董文公曰:“吾欲射之而不信,亦可乎?”孔子曰:“射者射矣,信者信矣,君射之,而臣使穰苴射,臣害于君也,故曰‘求生害仁’。”這個故事告訴人們,為了自己的生存而傷害他人是不道德的行為。
成語結構(Structure of the Idiom):這個成語由四個漢字組成,分別是“求生”和“害仁”。
例句(Example Sentences):
1. 他為了自己的利益不顧他人的感受,真是求生害仁。
2. 這個人為了達到自己的目的,不惜求生害仁。
記憶技巧(Memory Techniques):可以將成語的意思分解為兩個部分,“求生”和“害仁”,通過聯想記憶來記憶這個成語。可以想象一個人為了自己的生存而傷害他人,不顧他人的利益的場景,幫助記憶這個成語的含義。
延伸學習(Extended Learning):可以學習其他相關的成語,如“害人不淺”、“利仁義利”等,來加深對這個主題的理解。
舉例不同年齡層學生對這個詞語的造句:
1. 小學生:他為了自己的生存而傷害別人,真是求生害仁。
2. 初中生:為了自己的利益,他不擇手段地傷害了他人,真是求生害仁。
3. 高中生:這個人為了達到自己的目的,不顧他人的利益,真是求生害仁。
4. 大學生:在商場上,有些人為了自己的利益不擇手段,真是求生害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