午橋莊
基本解釋
唐 宰相 裴度 的別墅名。至 宋 為 張齊賢 所有。其地在今 河南 洛陽 。 唐 白居易 《奉和裴令公<新成午橋莊綠野堂即事>》詩:“只添丞相閣,不改 午橋莊 。”《宋史·張齊賢傳》:“歸 洛 ,得 裴度 午橋莊 ,有池榭松竹之盛,日與親舊觴詠其間,其意曠適。”亦省稱“ 午橋 ”。 唐 劉禹錫 《洛中春末送杜錄事赴蘄州》詩:“君過 午橋 回首望, 洛城 猶自有殘春。” 宋 陳與義 《臨江仙》詞:“憶昔 午橋 橋上飲,坐中都是豪英。”參見“ 午橋泉石 ”。
成語(Idiom):午橋莊
發音(Pronunciation):wǔ qiáo zhuāng
基本含義(Basic Meaning):午時橋邊的莊稼地
詳細解釋(Detailed Explanation):指農田中午時分,陽光直射,莊稼長勢好,生機勃勃的景象。
使用場景(Usage Scenarios):可用于形容農田中午時分的景象,也可用于比喻事物興旺發展的狀態。
故事起源(Story Origin):據說,這個成語源于中國古代的一個故事。故事中,有一個農夫在農田中午時分看到莊稼長勢喜人,心情愉快,就用“午橋莊”來形容這一景象。
成語結構(Structure of the Idiom):由“午”、“橋”、“莊”三個字組成。
例句(Example Sentences):
1. 農田中午時分,陽光直射,莊稼長勢喜人,一片午橋莊的景象。
2. 這個公司發展迅速,像是一片午橋莊,生機勃勃。
記憶技巧(Memory Techniques):可以將“午橋莊”與農田中午時分的景象聯系起來,想象陽光直射下莊稼生機勃勃的樣子,以幫助記憶。
延伸學習(Extended Learning):可以了解更多與農田、莊稼相關的成語,如“春耕夏耘”、“秋收冬藏”等。
舉例不同年齡層學生對這個詞語的造句:
1. 小學生:農田中午時分,莊稼生長得很好,好像是一片午橋莊。
2. 初中生:看到農田中午時分的景象,我想起了成語“午橋莊”。
3. 高中生:這個城市的經濟發展迅速,猶如一片午橋莊,充滿生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