與與
基本解釋
(1).繁盛貌?!对姟ば⊙拧こ摹罚骸拔沂蚺c與,我稷翼翼?!?鄭玄 箋:“黍與與,稷翼翼,蕃廡貌?!?漢 張衡 《南都賦》:“其原野則有桑漆麻苧,菽麥稷黍。百穀蕃廡,翼翼與與?!?br>(2).威儀合度貌?!?a href="/r_ci_fc95f725af8b570ef9ec280bfb8fcbf8/" target="_blank">論語·鄉黨》:“君在,踧踖如也,與與如也。” 邢昺 疏:“與與,威儀中適之貌。既當君在之所,故恭敬使威儀中適,不敢解惰也?!?唐 韓愈 《上巳日燕太學聽彈琴詩序》:“襃衣危冠,與與如也?!?br>(3).猶豫不決貌。《老子》“與兮若冬涉川” 漢 河上公 注:“舉事輒加重慎,與與兮若冬涉川,心猶難之也?!薄?a href="/r_ci_6dbde47615caac29cd51231b075a955c/" target="_blank">淮南子·兵略訓》:“故善用兵者,見敵之虛,乘而勿假也,追而勿舍也,迫而勿去也,擊其猶猶,陵其與與?!?/p>
成語(Idiom):與與
發音(Pronunciation):yǔ yǔ
基本含義(Basic Meaning):彼此互相。
詳細解釋(Detailed Explanation):與與是一個疊詞成語,由同一個詞重復兩次構成。它表示彼此之間互相、相互之間。這個成語強調了雙方的互動和交流,是表達互相合作、互相影響的一種方式。
使用場景(Usage Scenarios):與與可以用于描述人與人之間的互動關系,也可以用于描述事物之間的相互影響。在日常生活中,與與可以用來表達合作、交流、互助等含義。例如,在商務場合,可以用與與來強調雙方的合作關系;在家庭生活中,可以用與與來形容家庭成員之間的互相幫助和支持。
故事起源(Story Origin):與與這個成語最早出現在《左傳》中。故事發生在春秋時期,齊國大夫顓頊有一個兒子叫顓孫。顓孫有一天被人偷了一匹馬,他向父親顓頊告狀說:“有人偷了我一匹馬?!鳖呿渾枺骸笆钦l偷的?”顓孫回答:“是與與偷的?!鳖呿溩穯枺骸芭c與是誰?”顓孫回答:“與與是與我同學的?!鳖呿溌牶蟠笮?,因為“與與”是一個疊詞,表示彼此之間互相。從此以后,與與成為了一個常用的成語,用來描述雙方彼此之間的關系。
成語結構(Structure of the Idiom):與與是一個疊詞成語,由同一個詞重復兩次構成。
例句(Example Sentences):
1. 他們之間的合作是與與的,互相支持,共同進步。
2. 在困難時期,大家都互相幫助,形成了與與的關系。
3. 這個項目的成功離不開團隊成員之間的與與合作。
記憶技巧(Memory Techniques):可以通過將與與成語與顓頊和顓孫的故事聯系起來進行記憶。想象顓孫告狀時說的“與與”,以及顓頊笑的場景,可以幫助記憶與與的含義和用法。
延伸學習(Extended Learning):了解更多與與這個成語的相關故事和使用場景,可以進一步學習與與在不同語境中的用法和意義。
舉例不同年齡層學生對這個詞語的造句:
1. 小學生:我和我的朋友是與與的,我們經常一起玩耍。
2. 初中生:老師和學生應該是與與的,互相學習,共同進步。
3. 高中生:家庭成員之間應該是與與的,互相關心,互相支持。
4. 大學生:團隊合作需要與與的精神,互相配合,共同完成任務。
5. 成年人:社會發展需要人與人之間的與與,互相合作,互相幫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