牙簟
基本解釋
剖象牙為細薄長條編織而成的墊席。亦泛指珍美的席子。《西京雜記》卷一:“ 趙飛鷰 女弟居 昭陽殿 ……中設木畫屏風,文如蜘蛛絲縷,玉幾玉牀,白象牙簟。”
成語(Idiom):牙簟(yá diàn)
發音(Pronunciation):yá diàn
基本含義(Basic Meaning):指床上的枕頭,比喻安逸享受。
詳細解釋(Detailed Explanation):牙簟是古代人用來枕頭的一種軟墊,牙簟柔軟舒適,給人帶來舒適享受。這個成語比喻生活安逸,享受優越的環境。
使用場景(Usage Scenarios):可以用來形容生活安逸,享受優越的環境。也可以用來形容某人過于安逸,不愿意奮發努力。
故事起源(Story Origin):《莊子·徐無鬼》中有一則寓言故事,講述了一個人去世后,他的靈魂在地下尋找牙簟來休息,卻找不到。這個故事比喻世間沒有安逸的地方。
成語結構(Structure of the Idiom):主要由“牙”和“簟”兩個詞組成。
例句(Example Sentences):
1. 他從小家境優越,生活像是一直躺在牙簟上。
2. 這個年輕人過于追求牙簟生活,缺乏奮斗的動力。
記憶技巧(Memory Techniques):可以將“牙簟”與舒適、安逸的感覺聯系在一起,幫助記憶這個成語的含義。
延伸學習(Extended Learning):可以進一步學習其他與舒適、安逸相關的成語,如“錦衣玉食”、“魚米之鄉”等。
舉例不同年齡層學生對這個詞語的造句:
1. 小學生:我家的床上有一張很柔軟的牙簟。
2. 初中生:他家境優越,生活像是一直躺在牙簟上。
3. 高中生:不要總想著過牙簟生活,要努力奮斗才能有所成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