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郭逡
基本解釋
(1).良兔名。《戰國策·齊策三》:“韓子盧者,天下之疾犬也。東郭逡者,海內之狡兔也。”
(2).泛指良兔。
成語(Idiom):東郭逡 (dōng guō qūn)
發音(Pronunciation):dōng guō qūn
基本含義(Basic Meaning):形容膽小怕事、遲疑不決。
詳細解釋(Detailed Explanation):東郭逡是由兩個詞語組成的成語,分別是“東郭”和“逡”。東郭指的是古代某個地方的名字,逡指小步慢行。東郭逡這個成語形容一個人膽小怕事,行動遲疑不決。
使用場景(Usage Scenarios):常用于形容一個人在面對困難或重要決策時,膽小怕事,遲疑不決的情況。
故事起源(Story Origin):東郭逡的故事源于《莊子·逍遙游》。故事中,有一個叫東郭先生的人,他非常膽小怕事,行動遲疑不決。他和莊子一起去山上游玩,莊子走得很快,而東郭先生卻一直遲疑不前,最后只能自己回家了。后來,人們就用“東郭逡”來形容膽小怕事、遲疑不決的人。
成語結構(Structure of the Idiom):成語“東郭逡”的結構是由地名“東郭”和動詞“逡”組成。
例句(Example Sentences):
1. 他是個東郭逡,連一個小決定都做不了。
2. 在關鍵時刻,他總是東郭逡,不敢決斷。
記憶技巧(Memory Techniques):可以通過聯想記憶來記憶這個成語。可以想象東郭先生膽小怕事、行動遲疑的情景,將其與成語的含義聯系起來,幫助記憶。
延伸學習(Extended Learning):可以進一步學習其他類似的成語,如“猶豫不決”、“膽小如鼠”等,來擴展對于膽小怕事、遲疑不決的描述。
舉例不同年齡層學生對這個詞語的造句:
1. 小學生:他是個東郭逡,連個小蟲子都怕。
2. 初中生:我不想當個東郭逡,要勇敢面對困難。
3. 高中生:在選擇大學專業時,我不想成為一個東郭逡,要果斷做出決定。
4. 大學生:他是個東郭逡,連個兼職都不敢嘗試。
5. 成年人:不要過于東郭逡,要敢于面對挑戰,勇往直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