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狗
基本解釋
(1).傳說中獸名。《山海經·西山經》:“﹝ 陰山 ﹞有獸焉,其狀如貍而白首,名曰天狗,其音榴榴,可以御兇。”
(2).星名。《史記·天官書》:“天狗,狀如大奔星,有聲,其下止地,類狗。” 裴駰 集解引 孟康 曰:“星有尾,旁有短彗,下有如狗形者,亦太白之精。”《隋書·長孫晟傳》:“ 晟 遣降虜覘候 雍閭 ,知其牙內屢有災變,夜見赤虹。光照數百里,天狗隕,雨血三日,流星墜其營內,有聲如雷。” 宋 梅堯臣 《八月十三日觀長星》詩:“長星彗云出,天狗欲墮鳴。狗掃不見跡,昭昭河漢橫。” 清 顧炎武 《秋山》詩之二:“天狗下 巫門 ,白虹屬軍壘。”
成語(Idiom):天狗(tian1 gou3)
發音(Pronunciation):tiān gǒu
基本含義(Basic Meaning):指自負、妄自尊大的人。
詳細解釋(Detailed Explanation):天狗成語比喻自負、妄自尊大的人,形容人的傲慢自大,好自命不凡。
使用場景(Usage Scenarios):常用于貶義,描述那些自以為了不起、自命不凡的人。可以用來諷刺某個人在某個領域內自命不凡,但實際上并不具備真正的能力或實力。
故事起源(Story Origin):天狗是中國民間傳說中的一種神秘生物,相傳它們能夠飛上天空,吞食太陽和月亮。因此,天狗成語源于對這種神秘生物的描述。天狗成語中的“天狗”指的是妄自尊大、自負的人,這是因為天狗的神話形象給人一種傲慢自大的感覺。
成語結構(Structure of the Idiom):天狗成語由兩個漢字組成,分別是“天”和“狗”。
例句(Example Sentences):
1. 他總是自以為是,真是個天狗。
2. 那個人在公司里自命不凡,被大家戲稱為天狗。
記憶技巧(Memory Techniques):可以通過聯想來記憶天狗成語。可以想象一個自負傲慢的人正在夸夸其談,自以為了不起的樣子,就像天狗一樣高高在上。
延伸學習(Extended Learning):可以進一步了解中國民間傳說中的天狗,以及其他與自負、傲慢相關的成語,如“眼高手低”、“目空一切”等。
舉例不同年齡層學生對這個詞語的造句:
1. 小學生:他不聽老師的話,總是自以為是,真是個天狗。
2. 初中生:他在班級里總是自命不凡,被同學們戲稱為天狗。
3. 高中生:那個同學成績好,但常常瞧不起別人,真是個天狗。
4. 大學生:他在學術界自負傲慢,被同行們戲稱為天狗。
5. 成年人:那個人總是自以為了不起,實際上卻毫無能力,真是個天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