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筆
基本解釋
指書法上的方形筆畫。 康有為 《廣藝舟雙楫·綴法》:“方用頓筆,圓用提筆……方筆便于作正書,圓筆便于作行草。”
成語(Idiom):方筆(fāng bǐ)
發音(Pronunciation):fāng bǐ
基本含義(Basic Meaning):指書法家用筆的方式或風格。
詳細解釋(Detailed Explanation):方筆是指寫字的筆法或書法家的筆法。方筆的特點是筆畫剛勁有力,直線與弧線結合,字跡方正有力。方筆常用于書法創作中,代表了剛健有力的風格。
使用場景(Usage Scenarios):方筆常用于討論書法、藝術和文化等話題中,用于描述書法家的筆法或書法作品的風格。
故事起源(Story Origin):方筆一詞最早出現在《史記·藝文志》中,是指書法家的筆法。古代書法家常用方筆寫字,因為方筆的筆畫剛勁有力,字跡方正有力,能夠表現書法家的剛健有力的風格。后來,方筆成為形容書法家筆法的成語。
成語結構(Structure of the Idiom):主謂結構。
例句(Example Sentences):
1. 他的書法作品以方筆為主,字跡剛勁有力。
2. 這位書法家的方筆風格獨特,字跡方正有力。
記憶技巧(Memory Techniques):可以聯想方形的筆尖代表方正有力的書法風格。
延伸學習(Extended Learning):可以進一步學習中國書法的發展歷史、不同的書法風格以及其他與書法相關的成語。
舉例不同年齡層學生對這個詞語的造句:
1. 小學生:我喜歡用方筆寫字,因為字寫得很有力量。
2. 初中生:老師教我們學習方筆的書法,要求字跡要方正有力。
3. 高中生:這位書法家的方筆作品令人嘆為觀止,字跡剛勁有力。
4. 大學生:在書法比賽中,他用方筆書寫的作品獲得了一等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