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害
基本解釋
[釋義]
(名)各種污染源對社會公共環境造成的污染和破壞。
[構成]
偏正式:公(害
[例句]
這種污染造成了公害。(作賓語)
英文翻譯
1.pollution nuisance; public nuisance; public disaster; public hazard; nuisance kogai; social effects of pollution; environmental pollution
詳細解釋
◎ 公害 gōnghài
(1) [social effects of pollution]∶給某特定地區的人帶來危害或騷擾,造成侵犯他們作為該地區成員的權利的一種妨害( 如阻礙公路交通)
在公路上亂設站卡,勒索敲詐過往司機,已成為社會上一大公害
(2) [environmental pollution]∶環境的污染
生產、科研和人的其他活動所產生的各種污染源給社會環境造成的公共災害。如空氣污染、海水污染等。其他自然的或人為的公共災害,如蟲災、某些犯罪活動,有時也稱公害。
成語(Idiom):公害(gōng hài)
發音(Pronunciation):gōng hài
基本含義(Basic Meaning):指對公共利益產生危害的行為或事物。
詳細解釋(Detailed Explanation):公害是由“公”和“害”兩個字組成的成語?!肮北硎竟玻复麄€社會公眾的利益;“害”表示對人民、社會和環境造成危害。公害一詞通常用來形容對公眾利益造成危害的行為、事物或現象,如環境污染、食品安全問題等。
使用場景(Usage Scenarios):公害這個成語可以用于描述各種對公共利益產生危害的情況,例如:空氣污染是一種公害,因為它對整個社會的健康造成了危害。此外,公害也可以用于批評某些行為或事物對社會、環境和公眾利益的不負責任。
故事起源(Story Origin):公害一詞的起源可以追溯到古代的《左傳》。據傳,公害最早是用來形容商鞅變法時,由于改革措施對一些既得利益者造成了損害,因而引發了社會不滿和反對。后來,這個詞逐漸演變為形容對公眾利益產生危害的行為或事物。
成語結構(Structure of the Idiom):公害是一個由兩個漢字組成的成語,沒有特定的結構。
例句(Example Sentences):
1. 這家工廠排放的廢氣已經成為當地的公害,嚴重影響了居民的健康。
2. 為了防止食品安全問題導致的公害,政府加強了對食品生產的監管。
記憶技巧(Memory Techniques):可以通過將“公害”與對公眾利益產生危害的行為或事物聯系起來記憶。可以想象一個巨大的“公”字,上面有一個會對人民、社會和環境造成危害的“害”字。
延伸學習(Extended Learning):如果你對公害感興趣,可以進一步學習環境保護和食品安全等相關知識,了解如何保護公眾利益和解決公害問題。
舉例不同年齡層學生對這個詞語的造句:
1. 小學生(7-12歲):這家工廠的污水排放對我們學校的河流造成了公害。
2. 初中生(13-15歲):政府應該加強對工業企業的監管,以避免公害的發生。
3. 高中生(16-18歲):公害問題是當前社會面臨的一個嚴重挑戰,我們應該共同努力解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