冊授
基本解釋
唐 制,三品以上的官員由皇帝當面冊封,稱“冊授”。《資治通鑒·唐睿宗景云元年》:“舊制,三品以上官冊授,五品以上制授,六品以下敕授。”參閱《唐會要·冊讓》。
成語(Idiom):冊授(cè shòu)
發音(Pronunciation):cè shòu
基本含義(Basic Meaning):指以封貢冊冊授官職、封爵等榮譽。
詳細解釋(Detailed Explanation):冊授是指古代君主以封貢冊冊授官職、封爵等榮譽的儀式。這個成語用來形容某人被授予某種榮譽或職位。
使用場景(Usage Scenarios):常用于形容某人被授予某種榮譽或職位的情況,也可用于形容某人被授予某種特殊權力或特權的情況。
故事起源(Story Origin):《史記·高祖本紀》記載了一個關于冊授的故事。劉邦在起義成功后,封了很多功臣為諸侯王,其中包括項羽。項羽自視甚高,不滿意自己被封為齊王(一個相對較低的封號),于是決定放棄封號。劉邦為了安撫項羽,特意舉行了一場盛大的冊授儀式,親自冊授項羽為楚王。這個故事成為了“冊授”這個成語的來源。
成語結構(Structure of the Idiom):動賓結構。
例句(Example Sentences):
1. 他在公司表現出色,被冊授為副總經理。
2. 這位運動員憑借出色的表現,被冊授為國家隊隊長。
記憶技巧(Memory Techniques):可以將“冊授”想象成一個人手持一本冊子,正式地授予另一個人某種榮譽或職位的場景,幫助記憶這個成語的含義。
延伸學習(Extended Learning):了解更多中國古代的封爵制度和冊授儀式的相關知識。
舉例不同年齡層學生對這個詞語的造句:
1. 小學生:老師表揚了我,說我是優秀學生,像冊授一樣。
2. 初中生:我在比賽中獲得第一名,學校給了我一個獎杯,感覺就像被冊授了一樣。
3. 高中生:我考上了重點大學,家人為我感到驕傲,仿佛我被冊授了一樣。
4. 大學生:我在學術界有了重要的突破,被學術機構冊授為研究員。
5. 成年人:我在公司工作多年,終于被冊授為部門經理,感到非常榮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