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紙
基本解釋
焚燒紙錢、紙錠。迷信認為,可供鬼神在冥間當貨幣使用。《水滸傳》第三二回:“大路上有一乘轎子,七八個人跟著,挑著兩個盒子,去墳頭化紙?!薄?a href="/r_ci_9db64a7a1f63a775102be1d7713f57f1/" target="_blank">西游記》第四五回:“唬得那滿城人,戶戶焚香,家家化紙?!?魯迅 《吶喊·藥》:“天明未久, 華大媽 已在右邊的一坐新墳前面,排出四碟菜,一碗飯,哭了一場?;^紙,呆呆地坐在地上。”
化紙(huà zhǐ)
發音:huà zhǐ
基本含義:將紙張變成灰燼,形容事物消失得無影無蹤。
詳細解釋:化紙是一個形容詞,用來形容事物消失得無影無蹤。比喻事物一下子消失得沒有了蹤跡。
使用場景:化紙常用于描述一些突然消失或不見的事物,如人們常說的“化紙般消失”。
故事起源:化紙的起源可以追溯到古代,當時紙張是一種珍貴的物品,人們將紙張用作書寫和保存信息的工具。因為紙張易燃,所以人們常常用火燒紙來銷毀不需要的文件,使其徹底消失。由此,化紙這個成語就形成了。
成語結構:化紙是一個四字成語,由形容詞“化”和名詞“紙”組成。
例句:
1. 他的才華讓人驚嘆,一下子就讓其他選手化紙般消失。
2. 這個問題一下子讓他們的談話變得尷尬,原本熱鬧的場面瞬間化紙了。
記憶技巧:可以將化紙的形象與紙張被火燒成灰燼的情景聯系起來,幫助記憶這個成語的含義。
延伸學習:了解其他類似含義的成語,如“消失無蹤”、“不翼而飛”等,擴大詞匯量和理解能力。
舉例不同年齡層學生對這個詞語的造句:
小學生:小明的小狗昨天不小心跑出去了,現在找不到了,就像化紙一樣消失了。
初中生:考試時,他的考卷突然不見了,就像化紙一樣,找也找不到。
高中生:她的朋友突然從她的生活中消失了,就像化紙般無影無蹤。
大學生:這個公司的老板突然消失了,欠債的員工們只能眼睜睜地看著自己的工資化紙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