籠弦
成語(Idiom):籠弦(lóng xián)
發音(Pronunciation):lóng xián
基本含義(Basic Meaning):籠罩、束縛
詳細解釋(Detailed Explanation):籠弦是指用繩索或其他物品將鳥類或動物捆綁起來,使其無法自由活動。引申為被束縛、被限制的意思。
使用場景(Usage Scenarios):常用于形容被約束、受限制的人或事物。
故事起源(Story Origin):《莊子·外篇·逍遙游》中有這樣一個故事:有一位名叫孟子的學者,他的才華出眾,聲名遠播。有一天,他在齊國的魯城游覽時,被魯哀公的寵臣囚禁在魯城的籠中,不得自由。孟子用籠中的繩子彈奏起音樂,以表達自己的不滿和對束縛的反抗。后來,人們用“籠弦”來形容被束縛、受限制的境地。
成語結構(Structure of the Idiom):主謂結構,主語為被束縛、受限制的人或事物,謂語為“籠弦”。
例句(Example Sentences):
1. 他的才華被家庭的責任籠弦,無法追求自己的夢想。
2. 這個項目的發展受到了資金的限制,被籠弦在了短期內的發展空間。
記憶技巧(Memory Techniques):可以將“籠弦”與被繩索束縛的形象聯系起來,形成一個生動的記憶圖像。可以想象一只鳥被繩子綁住了翅膀,無法飛翔,從而記住“籠弦”的含義。
延伸學習(Extended Learning):可以進一步了解其他與被束縛、受限制有關的成語,如“束手無策”、“束縛自己”等,加深對該主題的理解。
舉例不同年齡層學生對這個詞語的造句:
1. 小學生:小明把小鳥放進了籠子里,小鳥被籠弦束縛住了。
2. 初中生:他的天賦被學業壓力籠弦,無法發展自己的興趣愛好。
3. 高中生:社會的種種限制使得他的創業夢想被籠弦在了現實的框架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