詳細解釋
詞語解釋
lóng xíng hǔ bù ㄌㄨㄙˊ ㄒㄧㄥˊ ㄏㄨˇ ㄅㄨˋ龍行虎步(龍行虎步)
◎ 龍行虎步 lóngxíng-hǔbù
[dignified manner of an emperor] 形容儀態威武軒昂
太宗龍行虎步,生時有異,他日必為太平行子,福德吾所不及。——《宋史·太祖記》
詞語解釋
lóng xíng hǔ bù ㄌㄨㄙˊ ㄒㄧㄥˊ ㄏㄨˇ ㄅㄨˋ龍行虎步(龍行虎步)
喻威儀莊重,氣度不凡。常以形容帝王之相。《宋書·武帝紀上》:“ 劉裕 龍行虎步,視瞻不凡,恐不為人下,宜蚤為其所。” 明 凌濛初 《虬髯翁》第一出:“遇著俺 張兄 虬髯翁,他龍行虎步,是個王者之相。” 章炳麟 《駁黃興主張南都電》:“ 黃君 總率六師,龍行虎步,茍軍人受謡成惑,當明諭曉導,以解羣疑。” 茅盾 《清明前后》第一幕:“他確是一表堂堂,并非獐頭鼠目,雖然說不上龍行虎步,踱起方步來確也很像個樣子。”
成語詞典已有該詞條:龍行虎步
成語(Idiom):龍行虎步
發音(Pronunciation):lóng xíng hǔ bù
基本含義(Basic Meaning):形容人走路威風凜凜、氣勢非凡。
詳細解釋(Detailed Explanation):比喻人的步態雄健有力,行動顯得非常威武。
使用場景(Usage Scenarios):可以用來形容某人的儀態或行動有力有勢,也可以用來形容某事情具有非凡的氣勢。
故事起源(Story Origin):《史記·項羽本紀》中有這樣一句話:“項王龍行虎步,豹變狼顧。”這里的“龍行虎步”形容了項王的威武形象,后來成為了一個常用的成語。
成語結構(Structure of the Idiom):形容詞+動詞+名詞
例句(Example Sentences):
1. 他走路時總是龍行虎步,給人一種很有力量的感覺。
2. 這支隊伍整齊劃一地走過,龍行虎步,令人印象深刻。
記憶技巧(Memory Techniques):可以將“龍行虎步”與形容人走路有力有勢的形象聯系起來,比如想象一條巨龍和一只威猛的老虎在行走的樣子,幫助記憶該成語的含義。
延伸學習(Extended Learning):可以了解其他形容人行走的成語,比如“步履維艱”、“蹣跚學步”等,進一步豐富自己的詞匯量。
舉例不同年齡層學生對這個詞語的造句:
1. 小學生(6-12歲):老師走進教室時,龍行虎步,給我們上了一堂生動有趣的課。
2. 初中生(12-15歲):運動員在賽場上龍行虎步,展現出了他們的實力和自信。
3. 高中生(15-18歲):領導走進會議室時,龍行虎步,給人一種強勢的感覺。
4. 大學生及以上:這部電影中的主角龍行虎步,展現了他的英勇形象,贏得了觀眾的喝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