汗慄
成語(Idiom):汗慄
發音(Pronunciation):hàn lì
基本含義(Basic Meaning):極度恐懼或害怕。
詳細解釋(Detailed Explanation):汗慄是由“汗”和“慄”兩個字組成的成語。汗指出汗水,慄指寒冷發抖。汗慄形容人因極度恐懼或害怕而出汗和發抖的狀態。
使用場景(Usage Scenarios):汗慄常用于形容人在面對恐怖、驚悚或可怕的事物時所產生的極度恐懼感??梢杂糜诿枋龈鞣N情境,比如看恐怖電影、聽恐怖故事、遭遇危險等。
故事起源(Story Origin):《莊子·逍遙游》中有一則故事,講述了一個人夢見自己變成了一只蝴蝶。當他醒來后,他不確定自己是人還是蝴蝶。這個故事反映了人們對于真實與虛幻的恐懼與迷惑,成為了“汗慄”的來源。
成語結構(Structure of the Idiom):主要由兩個漢字組成,沒有特殊的結構。
例句(Example Sentences):
1. 看到那個恐怖的畫面,他不禁汗慄了一下。
2. 她聽到了外面傳來的可怕聲音,全身都開始汗慄起來。
記憶技巧(Memory Techniques):可以將“汗慄”與“寒歷”進行聯想,想象在寒冷的天氣里,人們因為極度恐懼而出汗和發抖的情景。
延伸學習(Extended Learning):可以進一步學習其他與恐懼和害怕相關的成語,例如“驚恐萬狀”、“膽寒心驚”等。
舉例不同年齡層學生對這個詞語的造句:
1. 幼兒園學生:看到大狗突然沖過來,小明嚇得汗慄了。
2. 小學生:聽到老師講鬼故事,全班同學都汗慄了。
3. 初中生:在山上迷路了,我感到汗慄,不知道該怎么辦。
4. 高中生:電影里的恐怖場景讓我汗慄不已,但我還是堅持看完了。
希望以上對“汗慄”這個成語的學習指南能對你有所幫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