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語(Idiom):老賴 (lǎo lài)
發音(Pronunciation):lǎo lài
基本含義(Basic Meaning):指那些長期拖欠債務,拒不履行合同、判決或裁決,以及惡意逃避法律責任的人。
詳細解釋(Detailed Explanation):老賴一詞由“老”和“賴”兩個字組成。其中,“老”表示長期,意味著拖欠債務或逃避責任的行為已經持續了相當長的時間;“賴”表示拒不履行合同、判決或裁決,以及故意逃避法律責任。因此,“老賴”指的是那些長期不履行債務、逃避法律責任的人。
使用場景(Usage Scenarios):該成語常用于形容那些拖欠債務、逃避法律責任的人,尤其是指那些經常被法院列為失信被執行人的人。在法律、商業、金融等領域,常用于討論與追討債務相關的問題。
故事起源(Story Origin):這個成語的起源可以追溯到中國古代的商業社會。在古代,商人之間的信用和守約精神非常重要。如果有人經常拖欠債務或逃避責任,就會被視為不誠信的人。因此,人們用“老賴”來形容這樣的人。
成語結構(Structure of the Idiom):主要由兩個漢字組成。其中,“老”為形容詞,表示長期;“賴”為動詞,表示拒不履行。
例句(Example Sentences):
1. 這個企業老賴拖欠供應商的款項已經兩年了。
2. 他被法院列為失信被執行人,成了一個老賴。
記憶技巧(Memory Techniques):可以通過聯想記憶來記住這個成語。可以想象一個老人(老)長時間不還錢而逃避責任(賴)的場景,來幫助記憶這個成語的含義。
延伸學習(Extended Learning):了解中國法律體系中關于老賴的相關規定和處罰措施,以及了解如何防止自己成為老賴的方法。
舉例不同年齡層學生對這個詞語的造句:
1. 小學生:他一直不還我借給他的鉛筆,真是個老賴。
2. 初中生:那個同學經常逃避作業,被老師稱為班級的老賴。
3. 高中生:他欠了很多人錢,現在成了一個社會上的老賴。
4. 大學生:這個學生一直不還室友的錢,被大家指責為大學里的老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