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政
基本解釋
古代國家施政的八個方面。具體內(nèi)容不一:(1)《書·洪范》:“三,八政:一曰食,二曰貨,三曰祀,四曰司空,五曰司徒,六曰司寇,七曰賓,八曰師。”后世所稱“八政”多指此而言。《漢書·王莽傳中》:“民以食為命,以貨為資,是以八政以食為首。” 晉 陶潛 《勸農(nóng)》詩:“遠若 周 典,八政始食。”(2)《禮記·王制》:“齊八政以防淫。”又:“八政:飲食、衣服、事為、異別、度、量、數(shù)、制。” 鄭玄 注:“飲食為上,衣服次之;事為,謂百工技藝也;異別,五方用器不同也;度,丈尺也;量,斗斛也;數(shù),百十也;制,布帛幅廣狹也。”(3)《逸周書·常訓》:“八政:夫妻、父子、兄弟、君臣。八政不逆,九德純恪。”
成語(Idiom):八政
發(fā)音(Pronunciation):bā zhèng
基本含義(Basic Meaning):指政治、經(jīng)濟、軍事、文化、教育、科技、外交、黨務等八個方面。
詳細解釋(Detailed Explanation):八政是一個由“八”和“政”兩個字組成的成語,用來指代政治、經(jīng)濟、軍事、文化、教育、科技、外交、黨務等八個方面。它強調(diào)了這些方面對于一個國家的發(fā)展和穩(wěn)定的重要性,同時也體現(xiàn)了這些方面相互關聯(lián)、相互依存的關系。
使用場景(Usage Scenarios):八政常用于描述一個國家或組織的綜合實力和發(fā)展狀況,可以用來分析和評價一個國家在各個方面的發(fā)展情況。也可以用來強調(diào)一個組織或個人在各個方面都要有全面發(fā)展和提高,不偏廢某一方面。
故事起源(Story Origin):八政這個成語的起源并沒有明確的故事,它是根據(jù)中國社會的實際情況和需要而形成的。八政這個詞語的使用可以追溯到中國改革開放以來,用來描述中國綜合國力的提升和發(fā)展。
成語結(jié)構(gòu)(Structure of the Idiom):八政由兩個字組成,分別是“八”和“政”。
例句(Example Sentences):
1. 這個國家在八政方面都取得了巨大的進步。
2. 他在黨務、經(jīng)濟和外交等八政方面都有豐富的經(jīng)驗。
記憶技巧(Memory Techniques):可以將八政分解為兩部分進行記憶。首先記住“八”這個數(shù)字代表了八個方面,然后再記住“政”代表了政治、經(jīng)濟、軍事、文化、教育、科技、外交、黨務等八個方面。
延伸學習(Extended Learning):可以進一步學習和了解每個方面的內(nèi)容,比如政治的定義和作用、經(jīng)濟的基本原理、軍事的發(fā)展歷程、文化的傳承與創(chuàng)新等。可以通過閱讀相關書籍、參加相關課程或者搜索相關資料進行學習。
舉例不同年齡層學生對這個詞語的造句:
1. 小學生:我們學校注重八政的全面發(fā)展,不僅有好的教育,還有豐富的文化活動。
2. 初中生:我們班級的八政代表在班級管理和組織活動方面做得非常出色。
3. 高中生:在高中階段,我們要全面發(fā)展八政,不僅要學好文理科知識,還要關注社會和國家的發(fā)展。
4. 大學生:作為大學生,我們要關注八政的發(fā)展,為國家的建設和發(fā)展做出貢獻。
希望以上學習指南對你有所幫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