環匝
成語(Idiom):環匝
發音(Pronunciation):huán zā
基本含義(Basic Meaning):環繞、繞行。
詳細解釋(Detailed Explanation):環匝是一個由兩個漢字組成的成語,其中“環”表示環繞,圍繞,而“匝”表示繞行,繞過。合在一起,環匝表示物體或行動在周圍環繞或繞行。
使用場景(Usage Scenarios):環匝常用于描述物體或行動圍繞某一中心進行,或繞行某一障礙物。可以用來形容河流環繞山脈,行人繞過高樓等等。
故事起源(Story Origin):環匝這個成語最早出現在《禮記·曲禮上》中。曲禮是古代的一種祭祀儀式,其中有一個環繞祭壇三匝而行的儀式。后來,環匝逐漸引申為繞行、環繞的意思。
成語結構(Structure of the Idiom):主要由兩個漢字組成。
例句(Example Sentences):
1. 江水環匝山腳,形成了一幅美麗的畫卷。
2. 他繞過了擁擠的街道,選擇了一條環匝小巷。
記憶技巧(Memory Techniques):可以將“環匝”聯想成一條河流繞過山脈的樣子,或者想象自己在繞行一個障礙物。通過形象化的記憶,可以更容易記住這個成語的含義。
延伸學習(Extended Learning):可以學習其他與環匝相關的成語,如“環繞”,“繞道而行”等等,以擴大對這一概念的理解和運用能力。
舉例不同年齡層學生對這個詞語的造句:
1. 小學生(6-12歲):江水環匝山腳,好像在給大山洗澡。
2. 初中生(13-15歲):他環匝著高樓,繞過人群,來到了學校門口。
3. 高中生(16-18歲):我們在山頂環匝了一圈,感受到了大自然的美麗和寧靜。
4. 大學生及以上(19歲及以上):他在城市中環匝了一整天,終于找到了失散多年的朋友。
希望這個關于“環匝”的學習指南對您有所幫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