宮廏尹
成語(Idiom):宮廏尹
發音(Pronunciation):gōng xǔ yǐn
基本含義(Basic Meaning):指權力旁落、地位高而實權少的官員。
詳細解釋(Detailed Explanation):宮廏指宮廷,尹指尹爵,宮廏尹原指在宮廷中擔任尹爵的官員。由于宮廏尹地位高而實權少,因此成語“宮廏尹”在現代用法中指權力旁落、地位高而實權少的官員。
使用場景(Usage Scenarios):常用于形容某些官員擁有高級別的職位,但實際上沒有真正的權力,只是名義上的高官而已。
故事起源(Story Origin):宮廏尹一詞最早出現在《左傳·襄公十一年》中的一篇記載,記述了魯國官員宰人和夷人之間的爭斗。夷人是一位尹爵的高級官員,但他的實際權力卻很小,只是名義上的高官。這個故事成為了“宮廏尹”這個成語的起源。
成語結構(Structure of the Idiom):宮廏尹是一個形容詞短語,由宮廏和尹兩個詞組成。
例句(Example Sentences):
1. 這位官員雖然地位高,但實際上是個宮廏尹,沒有真正的權力。
2. 那個部門的領導是個宮廏尹,只會說空話,沒有實際行動。
記憶技巧(Memory Techniques):可以將“宮廏尹”與“權力旁落、地位高而實權少的官員”聯系起來記憶。也可以將“宮廏尹”拆分成宮廏和尹,分別思考宮廷和尹爵的含義,加深記憶。
延伸學習(Extended Learning):可以學習其他與官員、權力相關的成語,如“名存實亡”、“紙上談兵”等。
舉例不同年齡層學生對這個詞語的造句:
1. 小學生:那個班長只會管我們,卻沒有實際的權力,真是個宮廏尹。
2. 初中生:這位副校長雖然地位高,但在學校的決策中卻變成了宮廏尹。
3. 高中生:政府官員中有很多宮廏尹,他們只顧著享受權力,而不關心人民的利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