窮審
窮審(qióng shěn)
發音:[qiōng shěn]
基本含義:形容對事物的審查、評判能力貧乏,見識短淺。
詳細解釋:窮審是由“窮”和“審”兩個詞組成的成語。窮,表示貧困、貧窮;審,表示審查、審理。窮審指的是對事物的審查、評判能力貧乏,見識短淺,缺乏深入思考和全面分析的能力。
使用場景:窮審常用于批評或諷刺他人對問題只看表面,缺乏深入思考的情況,也可以用來警示自己不要只憑直覺和表面現象做出判斷。可以用于形容對某個問題或情況的判斷不夠全面,只看到表面現象的人。
故事起源:窮審這個成語最早出自明代文學家馮夢龍的《警世通言》中的《武松打虎》故事。故事中,武松在打虎時,看到虎的腳印,就斷定虎在附近,結果誤打誤殺了自己的妻子潘金蓮。這個故事告訴人們,只看到表面現象而不去深入思考,容易導致錯誤的結論。
成語結構:窮審是一個形容詞+名詞的結構,表示缺乏審查能力。
例句:
1. 他這個人太窮審了,總是只看到問題的表面,從來不去深入思考。
2. 這個設計師對新材料的運用非常窮審,只會使用傳統的材料。
記憶技巧:記憶窮審這個成語可以從兩個方面入手。首先,可以通過與窮和審兩個詞的關聯來記憶。窮表示缺乏,審表示審查,結合起來就是缺乏審查能力。其次,可以通過記憶故事起源來幫助記憶,馮夢龍的《警世通言》中的《武松打虎》故事,故事中的窮審給人留下深刻印象。
延伸學習:了解更多與窮審相關的成語,如“目光短淺”、“見識狹窄”等,可以拓展對窮審這一概念的理解。
舉例不同年齡層學生對這個詞語的造句:
1. 小學生:他對問題的窮審讓他錯過了很多有趣的事情。
2. 初中生:這個人太窮審了,只看到了問題的一面,沒有發現其他的解決辦法。
3. 高中生:窮審是一個很容易陷入的思維陷阱,需要我們保持開放的心態和廣闊的視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