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學菴
成語(Idiom):老學菴
發音(Pronunciation):lǎo xué ān
基本含義(Basic Meaning):指年老而有學問的人。
詳細解釋(Detailed Explanation):老學菴是由“老”、“學”和“菴”三個字組成的成語。其中,“老”表示年老,指年齡較大;“學”表示學問,指知識淵博;“菴”表示屋子、房屋,指學問的場所。整個成語的意思是指年老而有學問的人。
使用場景(Usage Scenarios):常用于形容年紀雖大但學識淵博的人,也可用于自嘲或調侃自己的年紀已經大了。
故事起源(Story Origin):據說,這個成語的故事起源于明代文學家馮夢龍的小說《喻世明言》中的一個故事。故事講述了一個年老的學者,他年紀雖大,但仍然勤奮學習,有著豐富的學問。因此,人們用“老學菴”來形容年紀大但學識淵博的人。
成語結構(Structure of the Idiom):主謂賓結構。
例句(Example Sentences):
1. 他雖然已經七十多歲,但仍然是個老學菴,每天都在研究新的學問。
2. 那位老教授是我們學校的老學菴,他的知識廣博,深受學生們的尊敬。
記憶技巧(Memory Techniques):可以將“老學菴”拆分為“老學”和“菴”兩個部分來記憶。其中,“老學”表示年老而有學問,“菴”可以理解為學問的場所。通過將成語的含義與其結構進行拆分,有助于記憶和理解。
延伸學習(Extended Learning):
1. 可以學習更多與年齡和學問相關的成語,如“少年老成”、“學貫中西”等。
2. 可以了解馮夢龍的其他作品,深入了解明代文學的特點和風格。
舉例不同年齡層學生對這個詞語的造句:
1. 小學生:我的爺爺雖然年紀大,但他是個老學菴,可以教我很多知識。
2. 初中生:那位老師是個老學菴,他上課講解的內容非常豐富,讓我們受益匪淺。
3. 高中生:我希望將來成為一個老學菴,不斷學習,提高自己的知識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