銜檢
成語(Idiom):銜檢(xián jiǎn)
發音(Pronunciation):xián jiǎn
基本含義(Basic Meaning):指責、批評、斥責。
詳細解釋(Detailed Explanation):銜檢是一個動詞短語,由“銜”和“檢”兩個字組成。銜,意為咬住、含在嘴里;檢,意為責備、指責。銜檢的含義是指口頭或書面上對人進行責備、批評或指責。
使用場景(Usage Scenarios):銜檢常用于描述對某人的言行進行批評或指責。在正式場合、教育環境或家庭教育中,當某人的行為或言論不當時,可以使用銜檢來表達不滿和批評。
故事起源(Story Origin):《莊子·外物》中有一則寓言故事,講述了一只猴子口中銜著一串葡萄,遭到了其他動物的嘲笑和責備。這個故事中的猴子銜著葡萄,象征著自己犯了錯誤,而其他動物的責備則代表了人們對他的批評和指責。因此,人們將對他人的責備和批評稱為“銜檢”。
成語結構(Structure of the Idiom):銜檢是由兩個漢字組成的動詞短語。
例句(Example Sentences):
1. 他的無禮行為引起了老師的銜檢。
2. 父母對孩子的錯誤行為進行了嚴厲的銜檢。
記憶技巧(Memory Techniques):可以將“銜檢”與“銜著檢查”的意象聯系起來,想象一個人咬住一根檢查工具,表示對他人進行批評和指責的形象。
延伸學習(Extended Learning):可以進一步學習相關成語,如“銜之鱗傷”(xián zhī lín shāng),意為批評得很嚴厲,傷害很深。
舉例不同年齡層學生對這個詞語的造句:
1. 小學生:老師銜檢了我因為沒有完成作業。
2. 初中生:他的不負責任的行為遭到了父母的銜檢。
3. 高中生:老師對我們的考試成績進行了嚴厲的銜檢。
4. 大學生:在團隊會議上,我們互相銜檢,以改進我們的工作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