歸橐
基本解釋
《漢書·陸賈傳》載: 陸賈 出使 南越 , 尉佗 賜 賈 橐中裝值千金,它送亦千金。 賈 卒拜 佗 為 南越王 ,令稱臣奉 漢 約。歸報, 高帝 大悅,拜 賈 為太中大夫。后以“歸橐”指珠玉之類的寶物。 明 周篔 《懷舊為亡友王翃作》詩:“寧知 陸賈 遺歸橐,空為王孫給墓田?!?/p>
成語(Idiom):歸橐(guī tuó)
發音(Pronunciation):guī tuó
基本含義(Basic Meaning):指歸還原主,回歸本位。
詳細解釋(Detailed Explanation):歸橐源自古代馬車上的橐,是一種裝載行李的箱子。成語中的橐指的是行李箱,而歸橐則表示將行李歸還給原主人,回歸本位。引申為人物回到原來的位置、歸還原主。
使用場景(Usage Scenarios):常用于形容人物回到原來的位置、歸還原主的情景。也可用于比喻事物回歸本位。
故事起源(Story Origin):歸橐最早出自《韓非子·顯學》:“昔者有人,聘于國,三年不歸。其妻子曰:‘我將歸橐而歸之?!边@個故事講述了一個人長時間離家,妻子決定將行李歸還給他,希望他能回到原來的位置。后來,歸橐成為了一個成語,用于形容人物回到原來的位置、歸還原主。
成語結構(Structure of the Idiom):主要由兩個字組成,前一個字為動詞“歸”,表示回歸、歸還;后一個字為名詞“橐”,表示行李箱。
例句(Example Sentences):
1. 他經歷了很多風雨,最終歸橐回到了故鄉。
2. 這位失散多年的親人終于歸橐,讓全家都感到欣慰。
記憶技巧(Memory Techniques):可以將“歸橐”想象成一個人將行李箱歸還給原主人,回到原來的位置,形象地表示回歸本位的含義。
延伸學習(Extended Learning):可以進一步學習其他與歸橐相關的成語,如“歸心似箭”、“歸根到底”等。
舉例不同年齡層學生對這個詞語的造句:
小學生(6-12歲):我把朋友借給我的書歸橐還給他了。
中學生(13-18歲):經過幾年的奮斗,他終于歸橐回到了自己的家鄉。
大學生及成人:工作多年后,他決定歸橐回到自己的故鄉,開始新的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