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逕
基本解釋
見“ 石徑 ”。
成語(Idiom):石逕
發音(Pronunciation):shí jìng
基本含義(Basic Meaning):石頭鋪成的小路
詳細解釋(Detailed Explanation):石逕是由石頭鋪成的小路,形容路面堅硬、平整,沒有泥濘或凹凸不平的情況。
使用場景(Usage Scenarios):常用于形容路面整潔、平坦的場景,也可引申為形容事物的穩定、堅固。
故事起源(Story Origin):石逕一詞最早出現在唐代杜牧的《秋夜將曉出籬門迎涼有感二首》中,其中一句詩寫道:“石逕斜飛翠云低,石逕斜飛翠云低,玉盤珊瑚靜,金井樹蒼苔。”這里的石逕指的是一條石頭鋪就的小路,形容路面平整、光滑。
成語結構(Structure of the Idiom):石逕是一個名詞,可以單獨使用,也可以作為其他成語的一部分。
例句(Example Sentences):
1. 這條石逕鋪得很整齊,走起來非常舒服。
2. 這個公園里有一條石逕,非常適合散步。
記憶技巧(Memory Techniques):可以通過將石頭和路面聯系起來,想象一條由石頭鋪成的平坦小路,來記憶石逕的含義。
延伸學習(Extended Learning):可以學習與石逕相關的成語,例如“石破天驚”、“石破天驚”等,來進一步擴展對石逕的理解。
舉例不同年齡層學生對這個詞語的造句:
1. 幼兒園學生:小明走在石逕上,一邊踩著石頭一邊唱歌。
2. 小學生:我們學校門口有一條石逕,每天上學都要走過去。
3. 中學生:這條石逕是我們村民自己鋪的,非常堅固耐用。
4. 大學生:在城市里,越來越多的石逕被水泥路取代了,可惜失去了古樸的風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