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服
基本解釋
(1).古五刑中之施于面部的刑罰。《周禮·秋官·小司寇》:“聽民之所刺宥,以施上服下服之刑。” 鄭玄 注:“上服,劓墨也;下服,宮刖也。” 賈公彥 疏:“墨劓施於面,故為上服;宮刖施於下體,故為下服。”
(2).指服上刑。《書·呂刑》:“上刑適輕,下服;下刑適重,上服。輕重諸罰有權。” 蔡沉 集傳:“事在下刑,而情適重,則服上刑。”
(3).禮服,上等服裝。《儀禮·士虞禮》:“尸服卒者之上服。” 鄭玄 注:“上服者,如《特牲》‘士玄端’也。” 賈公彥 疏:“玄端即是卒者生時所著之祭服,故尸還服之。”《魏書·契丹傳》:“ 熙平 中, 契丹 使人 祖真 等三十人還, 靈太后 以其俗嫁娶之際,以青氊為上服,人給青氊兩匹,賞其誠款之心。”《元史·塔出傳》:“入朝, 世祖 嘉其功,眷遇彌渥,復賜珍珠上服,拜榮祿大夫、 遼陽 等處行中書省平章政事。”
(4).上衣。 漢 司馬相如 《美人賦》:“女乃弛其上服,表其褻衣,皓體呈露,弱骨豐肌。”
成語(Idiom):上服(shàng fú)
發音(Pronunciation):shàng fú
基本含義(Basic Meaning):指服侍上級或尊貴的人。
詳細解釋(Detailed Explanation):上服是由“上”和“服”兩個字組成的成語。上指的是向上,表示向上級或尊貴的人致敬;服指的是侍候、侍奉。上服一詞形象地描述了對上級或尊貴的人的敬仰和恭順。
使用場景(Usage Scenarios):上服一詞常用于形容對長輩、上級或權威人士的尊敬和服從。可以用于描述學生對老師的尊重、員工對領導的敬仰,或者普通人對權威人士的恭順。
故事起源(Story Origin):關于上服的具體故事起源尚無明確的記載。然而,中國傳統文化中強調尊重長輩和上級的價值觀念深入人心,上服這個成語正是體現了這種價值觀念。
成語結構(Structure of the Idiom):上服是一個動賓短語,由動詞“上”和名詞“服”組成。
例句(Example Sentences):
1. 他對老師非常上服,從不敢違抗。
2. 在公司里,大家對總經理都非常上服,因為他的能力和魅力令人欽佩。
記憶技巧(Memory Techniques):要記憶上服這個成語,可以聯想成“向上服從”。想象一個人向上級或尊貴的人鞠躬行禮,表示對他們的尊敬和服從。
延伸學習(Extended Learning):如果你對中國傳統文化和禮儀有興趣,可以進一步學習與上服相關的禮儀規范和行為準則。這將有助于你更好地理解和尊重他人。
舉例不同年齡層學生對這個詞語的造句:
1. 小學生:我對我的班主任非常上服,每次上課都認真聽講。
2. 初中生:我對學校的領導非常上服,他們為我們提供了良好的學習環境。
3. 高中生:我對我的科任老師非常上服,他們的教學水平非常高。
4. 大學生:我對我的導師非常上服,他的研究成果讓我非常欽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