邑粟
成語(Idiom):邑粟(yì sù)
發音(Pronunciation):yì sù
基本含義(Basic Meaning):指邑中的糧食,比喻小地方的糧食產量不足或貧瘠。
詳細解釋(Detailed Explanation):邑粟是由“邑”和“粟”兩個字組成的成語。其中,“邑”指的是小城鎮或村莊,“粟”指的是谷物、糧食。邑粟這個成語的基本含義是指小地方的糧食產量不足或貧瘠。它常用來形容農業條件差、經濟相對落后的地方。
使用場景(Usage Scenarios):邑粟這個成語可以用來描述農業發展不良的地方,也可以用來形容某個地方經濟相對較差或發展滯后。在日常生活中,我們可以使用邑粟來批評或諷刺某個地區的經濟狀況不佳,或者用來形容某個人的才能或能力不足。
故事起源(Story Origin):邑粟這個成語最早出現在《左傳·昭公十九年》這篇古代文獻中。當時,昭公要為自己的朋友舉辦盛大的宴會,但由于國庫中的糧食短缺,昭公不得不向鄰近的國家借糧。這個故事表達了一個小國家糧食匱乏的情況,從而形成了邑粟這個成語。
成語結構(Structure of the Idiom):邑粟這個成語是由兩個單獨的字組成的,沒有特殊的結構。
例句(Example Sentences):
1. 這個小鎮的農業發展不良,邑粟不繼。
2. 這個地方的經濟條件不好,邑粟貧瘠。
記憶技巧(Memory Techniques):可以通過聯想來記憶邑粟這個成語。可以想象一個小村莊里的谷倉里面存放著非常少的糧食,形象地表示小地方的糧食產量不足或貧瘠。
延伸學習(Extended Learning):可以進一步學習與農業、經濟發展相關的成語,如“窮山惡水”、“一窮二白”等。
舉例不同年齡層學生對這個詞語的造句:
1. 小學生:那個村莊的土地貧瘠,邑粟不繼。
2. 初中生:這個地方的經濟狀況不好,邑粟匱乏。
3. 高中生:這個小城鎮的農業發展不良,邑粟貧瘠。
4. 大學生:在這個落后地區,邑粟不繼,人們生活艱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