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診
基本解釋
謂醫生用指輕敲病者胸背等處聽其聲以診察內臟的病情。 魯迅 《且介亭雜文末編·死》:“幾個朋友暗自協商定局,請了 美國 的 D醫師 來診察了。他是在 上海 的唯一的 歐洲 的肺病專家,經過打診、聽診之后。雖然譽我為最能抵抗疾病的典型的 中國 人,然而也宣告了我的就要滅亡。” 郭沫若 《水平線下·到宜興去》:“一位青年醫生,大約是助手,我看他也不打診,只把脈評了一下,就說入院了。”
成語(Idiom):打診
發音(Pronunciation):dǎ zhěn
基本含義(Basic Meaning):指醫生通過觸摸病人的脈搏、檢查病情來診斷疾病。
詳細解釋(Detailed Explanation):打診是一個漢語成語,由兩個字組成,分別是“打”和“診”。打指的是醫生通過觸摸病人的脈搏,用手指敲擊病人身體來檢查病情,而診則是指醫生對疾病進行診斷。打診的基本含義是醫生通過觸摸、檢查病人的身體來判斷疾病的情況。
使用場景(Usage Scenarios):打診一般用于形容醫生通過觸摸、檢查病人的身體來診斷疾病的過程。也可用于比喻通過觀察和分析來判斷某種情況或問題的本質。
故事起源(Story Origin):打診這個成語最早出現在《左傳·僖公十一年》中。故事講述了一個叫做寵辱不驚的醫生,他通過觸摸病人的脈搏、檢查病情來診斷疾病。這個故事成為了“打診”這個成語的起源。
成語結構(Structure of the Idiom):打診是一個動賓短語,由“打”和“診”兩個字組成。
例句(Example Sentences):
1. 醫生經過仔細打診后,確認了病人的病情。
2. 他是一位善于打診的醫生,憑借豐富的經驗可以準確判斷疾病。
記憶技巧(Memory Techniques):可以通過將“打”和“診”兩個字進行聯想來記憶這個成語。可以想象醫生通過打(觸摸)病人的脈搏來進行診斷。
延伸學習(Extended Learning):可以學習其他相關的醫學成語,如“問診”、“把脈”等。
舉例不同年齡層學生對這個詞語的造句:
1. 小學生:醫生用手指打診我的脈搏。
2. 初中生:醫生通過打診來判斷我的病情。
3. 高中生:醫生經過仔細打診后,給出了準確的診斷結果。
4. 大學生:作為一名醫學生,我正在學習如何正確地打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