震德
成語(Idiom):震德
發音(Pronunciation):zhèn dé
基本含義(Basic Meaning):震動道德感,使人受到道德的震撼和警示。
詳細解釋(Detailed Explanation):震德是指通過某種方式使人們受到道德的震撼和警示,從而引起他們的反思和改變。這個成語強調道德觸動的力量,可以用來形容一些令人深思的事件或行為。
使用場景(Usage Scenarios):震德一般用于正面描述,常用于談論一些具有教育意義的事件,或者用于表達對某人某事的道德感動和警示。例如,可以用來形容一個人的高尚品德感動了他人,或者用來表達對某個社會事件的道德震撼。
故事起源(Story Origin):《孟子》中有一則故事,講述了孟子在齊國時,見到一具被君王遺棄的尸體,他非常感慨,說:“君王喪其身,而喪其德,民喪其身,而不喪其德。”這句話意味著君王失去了身份和品德,而普通民眾雖然身份低微,但仍保持了高尚的品德。后來,這句話演變成了成語“震德”,用來形容某人或某事引起了人們的道德觸動。
成語結構(Structure of the Idiom):這個成語由兩個漢字組成,其中“震”是動詞,表示震動、震撼的意思;“德”是名詞,表示道德、品德的意思。
例句(Example Sentences):
1. 他的行為震德了無數人,大家都對他深感敬佩。
2. 這個故事告訴我們,只有堅守道德底線,才能震德于人。
記憶技巧(Memory Techniques):可以將“震德”理解為震動道德,形象地表示通過某種方式使人們受到道德的震撼和警示。
延伸學習(Extended Learning):如果你對道德倫理感興趣,可以進一步學習相關的哲學理論和倫理學的知識,了解不同的道德觀念和價值觀。
舉例不同年齡層學生對這個詞語的造句:
1. 小學生:老師的故事讓我們震德,明白了做人要有好的品德。
2. 初中生:這個新聞報道震德于我,我決定積極參與公益活動。
3. 高中生:這本小說真是震德之作,我深受啟發,對人生有了新的思考。